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40年,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建筑工程学院,其前身是原南昌大学的土木建筑工程系。
历史沿革
其前身是原江西工学院的土木建筑工程系,办学始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南昌大学土木水利学科。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主要是原江西工学院的土木建筑工程系,自1958年创系后,于当年招收了第一届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次年建筑学专业开始招生,以后经历过专业下马、师生下放等变动,全系师生曾辗转萍乡市、武宁县、景德镇等地,办学实力大受损伤。学校恢复招生后,土木建筑工程系于1970年招收了水利水电专业学生,1972年恢复了工民建专业,1981年恢复了建筑学专业,1985年学校更名为江西工业大学后,系里又于1987年增设了给水排水专业。1993年南昌大学成立后,在原土木建筑工程系的基础上,分别组建了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水利电力工程系和工程力学研究所。学校为了适应扩并后管理的需要,推行了校、院、系(所)三级管理制,由此,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得以成立,建筑设计与理论和工程力学为江西省“十五”重点学科。学院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2个方向)、水利水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6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为全省品牌专业。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党政机关
院长办公室
教务办公室
学生工作办公室
团委
公管会
土木工程系
工程结构教研室
路桥工程教研室
给水排水教研室
工程管理教研室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给水排水实验中心
建筑学系
建筑设计教研室
建筑技术理论教研室
城市规划教研室
美术教研室
建筑学实验中心
水电工程系
水资源与测绘学教研室
水工教研室
水利工程实验中心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
工程力学教研室
工程设计实验中心
工程设计实验中心
办学条件
人才培养
2003年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学院拥有固体力学1个博士点,建筑设计与理论、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力学一级学科(含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9个硕士点,1个建筑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
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2008年以来国内外引进博士、博士后研究生,推荐选拔在职教师在校内外攻读博士、硕士学位,选送教师公派出国访问、进修和选派赴国内重点院校进修、培训,有一批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江西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省学科带头人或省骨干教师。有6人获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学院强调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确保教学质量为中心。截止2010年科生250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60余人,函授本科生及专科生400余人。建筑设计与理论、固体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具备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不仅可供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而且面向社会招收工程硕士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为动力,面向江西省经济建设,瞄准高科技发展趋势,积极与产业部门结合,形成了若干个高水平的研究方向,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承接了一批典型的效益大的工程项目,完成横向科研课题近百项,为工程实际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08年以来学院开展对外设计、咨询、试验、工程质量检测、工程建设监理、技术培训等对外有偿技术服务,促进了教学、科研实验条件的改善,丰富了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学院在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电力工程、道桥工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程监理、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和造价工程师培训(国家建设部批准定点单位)、工程地质勘探、水工模型实验、建筑工程测量和注册结构工程师培训等多方面可以承担设计、实验、技术咨询及培训等任务。
建筑工程学院具有优良的传统,工作作风扎实,教师治学严谨、教学要求严格,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本学院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化工程新技术新知识,强化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就业范围广泛,竞争和适应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经过40余年的办学历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并造就了一批成就突出的学者、专家、教授和管理人才,在国内外施展才华。我们愿与社会各界一道,为我们国家美好的明天而贡献力量。
师资队伍
我院现有教职工173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全院教师中有教授21人,副教授44人,占教师总数52%;有32人具有博士学位,62人具有硕士学位,占教师总数75%;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9人;聘请校外兼职教授20余人。我院教师中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5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6人,并有注册规划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30余人。
学院有13位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江西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省学科带头人或省骨干教师,形成了一支学历高、结构合理、有丰富工程经验、综合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博士硕士生导师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