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鳔鳅(学名: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俗名燕尾条、叉婆子,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异鳔鳅𬶍属的鱼类。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上游,体长可达12.1公分。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省。1929年由中国鱼类学家张春霖命名,为中国鱼类学家首次独自发表的鱼类新种。

外形特征

异鳔鳅𬶍的体前部圆筒形,尾部侧扁。头宽大,眼极小,眼径小于鼻孔径。须4对,第1对颐须起点同口角须起点相平列。鳞片细小,侧线上鳞9~11片。腹面自颊部至臀鳍裸露。尾鳍深分叉。

分布

异鳔鳅𬶍是小型底层鱼类,生活于江河的流水环境中,主食无脊椎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

资源现状

目前,长江上游异鳔鳅𬶍的种群已面临较高的捕捞压力,资源已处于过度利用状态,且渔获物以幼鱼为主。建议将长江上游异鳔鳅𬶍的最小可捕规格定为94.43mm,以保护其资源不被过度开发。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