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基本介绍

书籍介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的作者在充分占有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写成的临床专著,是一本落脚于临床医疗,突出中医中药治疗特色,突出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用性,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的高血压中西医结合临床参考书,是他们20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的出版将对开展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和临床治疗工作作出重大贡献。

作者简介

王清海,男,唐河县人,主任中医师,现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1983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医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和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2007获得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从事心血管病中医临床研究30余年,中医基础理论造诣深厚,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方面经验丰富。发表论文40余篇,在广东省各大媒体发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专访和科普文章近50篇,发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4种,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多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高血压中医临床研究进展培训班”,在国内同行形成了较大影响。

编辑推荐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内容丰富,充分展现了现代医学高血压的基本治疗方法和当代中医名家研究治疗高血压的水平,立足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时代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是一部具有理论价值、实用价值、与时俱进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著。《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的出版,将对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部分高血压中医药研究进展

第一章高血压的中西医临床问题

第一节高血压药物治疗现状及局限性

一、高血压防治的紧迫性

二、高血压西药治疗概况

三、高血压西药治疗的局限性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高血压中医药治疗的优势、问题与前景

一、高血压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不足

二、高血压中医药治疗的临床问题

三、高血压中医药防治应用前景

第二章高血压的中医病名研究

第一节高血压中医病名的现状

一、眩晕

二、头痛

三、其他

第二节高血压中医病名“脉胀”的探讨

一、脉胀的定义

二、脉胀的基本病机

三、脉胀的诊断

四、脉胀的治疗

五、脉胀病名的意义

第三章高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第一节高血压的现代病因病机学说

第二节历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学说

一、先秦:重视风邪致病

二、汉代:重视正虚和痰浊致病

三、魏晋、隋唐:探讨脉的“管道”功能,重视风、痰、

四、宋金元:倡无痰不作眩,无火不作眩

五、明清:以虚实分论,重瘀血致病

六、现代共识:风、火、痰、瘀、虚共同为患

第三节现代中医的高血压发病学说

一、发病因素

二、病机学说

第四章高血压的辨证规律研究

第一节高血压的主要症状

第二节高血压辨证分型规律研究

一、高血压辨证分型的现状

二、高血压辨证分型的问题

三、获得共识的辨证分型

第三节各种因素对辨证分型的影响

一、体质因素对辨证的影响

二、病程对辨证的影响

三、地域因素对辨证的影响

第四节高血压的常用辨证要点

第五章高血压的中医治法研究

第一节高血压的中医内治法研究

第二节高血压的中医外治法研究

第三节高血压的生活调适

第六章高血压的中医方药研究

第一节中药性味、归经对血压的影响

一、四气对血压的影响

二、五味对高血压的作用

三、归经对高血压的作用

第二节中药升降沉浮对血压的影响

第三节中药毒性对血压所产生的变化

第四节降血压的单味中药研究

一、降血压单味中药使用频率研究

二、降血压单味中药药理学研究

第五节降血压中成药研究

第六节中药降压机制研究

一、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

二、对钙通道的影响

三、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四、其他

第二部分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

第七章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二、流行病学

第二节发病机制及病理

一、发病机制

二、病理

第三节H型高血压的治疗

一、H型高血压的概念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

第四节诊断要点

一、高血压的诊断方法

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三、高血压的评估及危险分层

第五节原发性高血压的西药治疗

一、治疗目标与策略

二、药物治疗

三、H型高血压治疗

第六节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

一、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脉胀的临床诊断

四、辨证论治

五、H型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第八章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二、流行病学

三、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第二节发病机制

一、老年ISH

二、IDH及SDH

第三节诊断要点

第四节老年高血压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目标

二、药物治疗

第五节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

一、中医对老年高血压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中医特色治疗

第六节老年高血压存在的临床问题

第九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二、流行病学

第二节发病机制

一、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

二、氧化应激

三、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第三节诊断要点

一、糖尿病的诊断

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诊断

第四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目标及用药原则

二、药物治疗

第五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

一、中医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中成药治疗

第六节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

第十章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的临床治疗

第一节概述

一、冠心病的概念

二、冠心病的分类

三、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

第三节诊断要点

一、冠心病诊断

二、注意的问题

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5个阶段

第四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药物治疗

三、血运重建

四、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药物选择

第五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

一、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中成药治疗

五、特色疗法

第十一章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临床治疗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二、流行病学

第二节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第三节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二、诊断标准

第四节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策略

二、药物治疗

三、其他治疗

第五节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中医药治疗

一、中医对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中成药治疗

五、单方验方

六、生活调护

第十二章高血压合并中风的临床治疗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二、流行病学

三、中风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

四、主要危险因素

第二节发病机制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第三节高血压合并中风的诊断要点

一、分类

二、西医诊断依据

第四节高血压合并中风的西医治疗

一、脑梗死的西医治疗

二、脑出血的西医治疗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西医治疗

第五节高血压合并中风的中医药治疗

一、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中成药治疗

五、中医特色疗法

第十三章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二、流行病学

第二节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一、心肌重构

二、冠脉改变

第三节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

一、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二、舒张功能不全及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三、心功能评价及判定

第四节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西医治疗

一、降压目标

二、高血压合并不同阶段心力衰竭的治疗

三、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血压治疗

第五节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一、中医对心衰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中成药

五、特色疗法

六、生活调护

第十四章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流行病学

第三节发病机制

第四节诊断

一、诊断标准

二、检查要点

三、实验室检查

第五节顽固性高血压的西医治疗

一、生活方式干预

二、药物联合治疗

三、利尿剂的应用

四、新的药物治疗研究

五、手术及器械辅助治疗

第六节顽固性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施治

三、非药物治疗

第十五章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治疗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二、流行病学

第二节发病机制

一、共同发病机制

二、常见高血压急症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诊断要点

一、诊断标准

二、高血压急症的诊疗思路及注意事项

三、鉴别诊断

第四节高血压急症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药物治疗

第五节高血压急症的中医药治疗

一、中医对高血压急症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中医药特色治疗

第十六章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肾实质性高血压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肾实质性高血压的西医治疗

三、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

第三节肾血管性高血压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西医治疗

三、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

第四节原发性醛固增多症

第五节嗜铬细胞瘤

第六节库欣综合征

第七节主动脉缩窄

第八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第十七章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非药物治疗方法

一、音乐疗法

二、针刺治疗

三、推拿治疗

四、耳穴治疗

五、刮痧疗法

六、贴敷疗法

七、药枕疗法

第十八章高血压的中医康复治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高血压的康复机制与原则

一、运动康复治疗高血压的机制

二、高血压的中医康复机制

三、高血压康复的原则

四、高血压康复的目标

五、高血压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三节高血压康复方法

一、高血压的康复评定

二、高血压的中医康复治疗

三、高血压的现代康复治疗

第十九章高血压的生活调护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高血压生活调护原则

一、起居有常,劳逸有度

二、饮食有节,各取所需

三、坚持运动,流通气血

四、精神乐观,积德行善

五、正确服用药物

第三节高血压的饮食调护

一、控制体重

二、控制饮食

三、有利于降血压的食物分类

四、几种有利于降血压的蔬菜

五、几种药膳疗法

第四节高血压的运动调护

一、运动降血压的机制

二、运动三原则

三、运动强度控制

四、高血压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五、高血压患者运动方式

第五节简易降压操

第六节高血压的情志调护

一、清静养神

二、移情易性

三、顺情解郁

第七节高血压患者的药物调护

一、服药时间合理

二、高血压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第八节高血压合并常见病的护理要点及自我调护

一、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护理要点

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要点

三、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要点

四、高血压患者自我调护要点

五、预防和处理直立性低血压

第二十章高血压的社区慢性病管理

第一节概述

一、慢性病社区管理的概念

二、高血压慢病社区管理意义

第二节高血压慢病社区管理

一、全社区人群卫生诊断

二、高血压的社区检出和社区筛选

第三节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

一、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方式

二、高危人群健康教育

第四节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辨识

一、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的标准和方法

二、基于体质辨识的干预措施

第五节社区高血压防治的考核和评估

一、考核评价指标

二、考核评价的实施

第二十一章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经验荟萃

第一节名老中医对高血压中医名称认识

第二节名老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

第三节名老中医辨证论治经验

一、以病因辨证为主

二、以脏腑辨证为主

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四、以八纲辨证治疗高血压

五、气血津液辨证治疗高血压

第三部分附 录

附录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节选)

附录二《欧洲高血压指南(2007年版)》(解读)

附录三《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NC7)》(节选)

附录四简易降压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