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冰箱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互助模式,它允许个人或商家将剩余的食物存放在公共场所的冰箱中,供有需要的人自由获取。这种模式旨在减少食物浪费,但在实践中,食物安全问题仍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国际发展

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多个“共享冰箱”项目,特别是在德国西班牙印度等地。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得社区成员能够将自己的多余食品,如水果、蔬菜、牛奶、面包等,放置在公共区域的冰箱中,以便他人随时免费取用。

中国实践

在中国,共享冰箱的概念也开始被推广。北京市榆阳路慈善商店门口的共享冰箱是由壹基金联合公益项目发起的,自2017年4月6日起开始运作。尽管获得了打工者的欢迎,但由于捐赠者数量有限,冰箱经常面临食品短缺的情况。此外,扬州市也在2017年5月设立了首个“共享冰箱”。

北京市

北京市榆阳路慈善商店门口的共享冰箱由壹基金联合公益项目负责运营,自2017年4月6日起开始发放食物。这台冰箱经过特殊设计,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仅通过透明玻璃展示内部食物,以确保食品安全。使用者需持卡取物并进行登记,个人捐赠则需提供发票。然而,由于捐赠者有限,冰箱常常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就被取空,尤其是肉类食品更受欢迎。

扬州市

扬州市东区1912街区的一家餐馆于2017年5月推出了自己的“共享冰箱”。这家餐馆的创始人是一群“80后”,他们在餐厅门外设置了冰箱,并邀请周围居民和商家参与捐赠。餐馆负责人陈静希望这种“共享冰箱”的理念能够在当地普及,形成一种可持续的互助文化。尽管目前使用人数不多,但已有不少市民愿意捐赠食物,甚至有顾客提出购买食物放入冰箱。陈静强调,他们的初衷是为了减少浪费,而非单纯的分享行为。餐馆会在每日营业前对冰箱内的食材进行清理,确保所有食品都在保质期内且未变质。

社会评价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朱季康对“共享冰箱”的举措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其有助于减少食物浪费。同时,他也提醒要注意管理细节,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他建议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制定相关规定,如禁止捐赠生鲜鱼类和肉类,所有食品必须在有效期内,自制食品应附带成分标签等。

参考资料

共享冰箱,你我分享清凉.常州报业传媒集团数字报.2024-10-24

校园共享冰箱:环保与便捷的完美结合.我将以剑为心斩却自我.2024-10-24

清凉一夏!丽水各地“共享冰箱”“暖心冰箱”上线. 丽水民政.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