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农场位于中国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南部,南邻惠来县葵潭镇,西接普宁市高埔镇。总面积为30.16平方公里。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22.8℃,年均降水量为3715.9毫米。马鞍山农场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煤矿)。截至2017年末,马鞍山农场户籍人口为10331人。姓氏以黄姓为主,约占85%,其他姓氏包括谢、张、陈、郑、邬、熊、吴等。马鞍山农场成立于1959年,当时属于广东省,1961年成为汕头农垦局的一部分,1992年成为揭阳农垦局的一部分。截至2022年10月,马鞍山农场共辖1个社区和7个行政村。2017年末,马鞍山农场农业总产值达到4069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80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为6891元。同年,马鞍山农场共有各类企业36家,工业产值为2942万元。

农场概况

广东省马鞍山农场创建于1959年,地处广东普宁市南部,场部距离福州—昆明公路和普惠高速公路出入口仅3.7公里,交通便利。农场现有土地3000公顷,总人口6864人(2010年),总面积30.16平方公里。

行政规划

农场下辖谢家洋村、汉塘村、马鞍山村、落湖坝村、泰盘村、新圩村、里仁潭村七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红星、峡岭、河东、沙溪4个专业管区。

马鞍山农场已成为以南亚热带农业为主,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农场,是国家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农场经济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日臻完善。农场城镇化建设初具规模,一间间商铺鳞次栉比,职工住房得到根本改善,小城镇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人口

户籍人口6864人(2010年)。

经济

2012年末,马鞍山农场全场社会总产值11860万元;国民生产总产值5217万元;职工劳均收入17055元;人均收入9569元。倂民村人均收入4300元,全场人均收入9569元。全场困难职工(包括倂民)1712户,7700人,年收入人均4300元以下。

截至2012年12月底,农场资产总额4247.4万元,负债达3630.1万元,所有者权益617.3万元,资产负债率达86%.全年主营收入328.22万元,企业全年利润54.97万元,企业经济相当困难,干部职工生活水平还相当低。

马鞍山农场工业主要位于福州—昆明公路边的沙溪工业村,主要以加工副食品,比如梅果加工,厂家数十家。位于石牌工队新建有未完工的军用机场和工业基地,同时位于国道324旁的高柏工业区将扩大至马鞍山市石牌队,高柏工业区入马鞍山的路口至石牌的镇级公路将加宽建为工业大道!

农业

以种植青梅,蕉甘,荔枝,龙眼,芒果,李子——橡胶产业已重新建设,2006年尾重植。

商业

农场有商业街两条,商业街商品丰富,各式各样的商品都有。

橡胶生产

马鞍山农场现有土地面积42405亩,现有橡胶种植面积8250亩,该产业将成为农场支柱产业。

社会事业

教育

设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4所,不完全小学1所。

地理环境

土地资源

2012年末,马鞍山农场土地总面积42405亩,耕地面积3765亩。全场已种植橡胶面积7500亩;果园面积11955亩;茶园675亩;造林地面积13905亩;水产养殖面积600亩;其它土地面积4815亩。

地形

以丘陵为主,其次为山地。

河流

隆江主源之一:崩坎河。本地还有自源湖2个,分别位于:1场部与马安山村之间。2位于农场机关不远处的石翠山下。

地理位置

马鞍山农场地处广东省普宁市南部,位于东经116°00′08″—116°03′47″,北纬23°06′08″—23°10′40″。东至普宁市云落镇,南接惠来县青山乡,西邻惠来县葵潭镇,北靠普宁市高埔镇,场部距离普宁市流沙市区约36公里,距揭阳市市区85公里。

民俗

潮汕文化。本地重要节日:正月十五添灯[丁],七月初七出花园,十二月十五还神。

旅游

太和寺庵(里仁潭村)

竹林雅趣,戏水泛舟(新圩村大竹林及河坝)

湖光月色(马安山村库区)

茶园风光(乡野风)

石翠怡情(农场石翠山观景)

西山鸟声(泰盘西山沥景观)

旗杆石邬举人祠(泰盘村)

张将军家族墓群(石翠山下)

参考资料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马鞍山农场概况.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