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守忠(?~1865年)字尧臣,巨野县人,原为团练乡兵的屯官。1855年(清咸丰5年)6月,黄河于河南坝头乡决口,洪水漫溢巨野等县境,造成严重水灾。是年,与千总唐振海等人带领巨野等县难民数千人,开往微山县、昭阳两湖西岸,在南迄铜山、北跨鱼台、绵亘二百余里、宽三四十里或二三十里不等的地方,占领湖田八百余顷,逐步建起村屯,安家立业。
人物简介
因其忠于清王朝,因纳税助饷,被保为五品顶戴戴州同知衔。1865年9月,捻军邀他起义反清,他反而与捻军为敌,带领团练与捻军对抗。在战斗中失败,与其子、堂叔同时被俘。不听劝降,且诬骂义军,均被处死。清廷根据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奏章,念他“忠君报国”,加道员衔,世袭两云骑尉职务,并建立了专祠。
清史记载
唐守忠,钜野人。咸丰初,为平阳屯官。四年,粤贼陷钜野,土匪窃发,守忠闻警驰归,遭匪劫,仅以身免。与乡人生员张桂梯、职员姚鸿杰等议举团练,为守卫计。旬日集义勇五千馀人,分三队,捕斩土匪数十名,贼遂遁,嘉祥县、钜野间悉平。土匪惧,以所劫物辗转还守忠,并乞随团剿贼,誓不为乱,守忠察其诚,纳之。时年饥人乏食,守忠使子锡龄偕张桂梯各村劝捐助赈,富出,贫出丁,括计馀粮,计月分给,谓之均粮,而团练之势愈固。曹州、济宁市两属乡团来附,贼不得逞,去。
五年,河决坝头乡,郓城县、钜野、嘉祥等县当其冲,守忠闻丰工黄沟水下游淤涸成滩,官出示招垦,因率灾民数万人南下认种。仿屯田法,以教谕王孚、千总唐振海等分领之,名曰湖团,亘二百馀里,濬沟筑圩,编保甲,严守望。徐州市、萧、、丰、沛等县人闻贼警,则相率投避,得免於难者数年。
八年,捻匪来犯,守忠率团遮击,擒贼樊三、丁豹等斩之,叙功给五品顶戴。十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令守忠随官军助剿,败贼大刘庄。同治元年,捐助军饷,又捐已垦熟田为鱼台书院经费。二年,白莲池教匪由滕县偷渡湖西,守忠截击,生擒贼目陈周等多名,馀匪悉遁。
四年九月,捻匪张宗禹、任化邦等悉众来攻,守忠集丁堵御,一再请援兵不至,力战六日,众寡不敌,死之。方守忠被围,贼数使招降,守忠誓死拒之。及战败,与族叔千总瞿振汉、子生员锡彤同被执。贼至铜山袁家庙,多方胁之降,守忠骂不绝口,遂并见害。江督曾国藩疏请优恤,建祠立传,从之,赠道衔。子锡彤,照四品以下阵亡例议恤,给世职。寻在沛县捐建专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