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桐斌故居于2002年10月被江苏省确认为同意修复的省级文保单位。故居坐落在有着悠久历史的黄土塘老街东段,建于民国36年(1947),

简介

姚桐斌故居,国务院第五批颁布的锡北地区唯一一个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姚桐斌故居是典型简约的中华民国建筑,坐北朝南,三间二进。第一进是沿街五柱式平屋。第二进为花窗门木结构二层楼房,中间有个花木庭院。故居沿街大门上方悬挂有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的“姚桐斌故居”红木匾额。前厅为姚桐斌生平事迹陈列室,正中是无锡籍雕塑大师钱绍武塑制的姚桐斌半身铜像,四周陈列柜中布有姚桐斌生平的珍贵资料图片100多幅及部分实物样品,可供来访者系统地了解姚桐斌的光辉一生。

现状

中间院落花木扶疏,西北角的一侧尚有一口年代久远的石栏井,东北侧植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绿荫婆娑,据说已有100多年树龄,每年金秋桂花盛开,芬香浓郁,旁边还种有蜡梅、天竹等花卉。两边院墙上镶嵌有江泽民、李鹏、聂荣臻、张爱萍、宋任穷、薄一波、刘华清、宋健、邹家华、钱学森等人,还有许多著名科学家的花岗石碑刻题词。这些题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姚桐斌光辉一生的高度评价。

第二进为二层楼房,门口花窗落地门上方悬挂有红木雕刻的“耕读世家”4个字,通过楼下东间靠北的木楼梯到楼上是姚桐斌的卧室,室内尚保存着具有民国时代特色的床、橱、镜台等家具。楼下底层是三间联通式客厅,正中高悬姚氏“三乐堂”的匾额,中间挂着一幅酣墨淋漓而精致的《墨龙取水图》中堂,两侧挂的是以朱柏卢先生治家格言中的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内容的一副对联,四周靠墙摆放的玻璃柜中陈列有姚桐斌生前用过的一些文化用品、生活用品和部分文书档案,墙上挂着姚桐斌在国外工作和生活的资料图片以及他与家人合影的放大照片。

姚桐斌故居自2002年10月开始动工修,至2005年9月修复开放,现已成为锡山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姚桐斌故居始建于1947年,现保存完好,2002年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飞天梦圆之际,为更好地纪念为航天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代功勋,锡山区投入170余万元对姚桐斌故居进行修缮,并收集有价值的资料和实物,建姚桐斌生平事迹陈列室,供后人瞻仰。

位于锡山区东港镇黄土塘村是我国“二弹一星”元勋——姚桐斌的故乡。近日,整洁一新的姚桐斌故居迎来了近百名科普爱好者。这是无锡市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市科协举办的“科普一日游”活动。

据了解,锡山区的姚桐斌故居被列为“科普一日游”的活动景点。姚桐斌是我国航天材料工艺奠基者,1947年赴英国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他曾说,“我回来不是为了名誉和地位,而是为了将学到的知识贡献给国家建设。我愿意和大家一起为我国火箭上天贡献力量。”

姚桐斌故居被列为“科普一日游”的活动景点,将对提高黄土塘老街的知名度,吸引广大群众走进科普基地、走进新农村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对外开放

2005年11月12日上午,位于锡山区东港镇黄土塘的省级文保单位,我国“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故居,经修复后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

姚桐斌是我国航天材料工艺的奠基人,1922年在黄土塘出生,1946年考取公费留学,1956年在国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回国参与“两弹一星”的研究和建设,成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他主持开展的研究课题达500多项,对火箭的制造起到了指导性作用。1968年不幸牺牲,年仅46岁。1978年被追认为烈士,1999年授予两弹一星勋章

姚桐斌故居2002年被命名为省级文保单位,东港镇政府投入170多万元进行了修缮,并建了姚桐斌生平事迹陈列室。

12日,姚桐斌的夫人彭洁清教授,以及他的亲属和生前好友都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了开放仪式。市委副书记周解清在讲话中说,姚桐斌是我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也是家乡人民的骄傲,现在他的故居作为一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将在培养广大青少年从小学科学,长大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姚桐斌原工作单位和领导,以及市领导王立人、麻建国也参加了开放仪式。

上午,周解清等锡山区领导还前往张泾参观了市级文保单位、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六师师部遗址。

姚桐斌简介

新型金属材料专家。1922年10月22日生,无锡黄土塘人。1933年考入无锡市第一中学学习,1938年进上海私立成康中学、锡北怀仁中学,后转至私立江南中学高中部学习。不久去江西吉安,入国立第十三中学读书。1941年以江西省考生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保送入贵州平越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工学院矿冶系。1945年大学毕业,因成绩第一被推选加入美国斐陶斐励学会。后进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47年公费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获冶金博士学位。1949年,他加入留英同学组成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英国分会,任常委,后又参加中国留英学生总会,任常务干事、主席,积极为新中国的事业开展活动。1953年到西德,在亚享工业大学铸造教研室任助教。

1956年9月在中国驻外使馆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冬回国。1958年起,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七室主任、六所所长。1965年调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历任七0三所党委常委、所长等职。在国防科研工作中,他与技术人员一道攻克了多项重大技术难关,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成功地主持了新型金属材料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火箭和卫星制造提供了材料保证。1968年6月8日,不幸遇害,年仅46岁。

1978年3月,经中共中央批准,追认他为烈士。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举行授奖大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著名科学家。姚桐斌名列其中,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表彰他为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