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杯”第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于1988年5月9日落下帷幕。电影节期间发放给学生的近万张选票的统计结果,“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是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女明星”分别是葛优、宁静。
简介
为期22天的本届电影节,以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主会场,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16所高校为分会场,放映21部参评参展的最新国产优秀影片,其中《红西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将在大学生面前首次亮相,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也将携新片《太阳鸟》出现在电影节上。
本届电影节设“飞虎杯”最佳影片、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女演员、艺术创新以及组委会特别奖、评委会特别奖等奖项。同时还将由大学生直接投票评选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和“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女演员”。此外,电影节还将举办“国际电影短片展映”、“高科技电影展”和学术研讨会与座谈会。
获奖名单
最佳故事片(飞虎杯)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最佳导演 张扬 《爱情麻辣烫》
最佳女演员 艾丽娅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最佳观赏效果 《爱情麻辣烫》
评委会特别奖 《背起爸爸上学》《超导》
组委会特别奖 《红河谷》《大进军——南线大追歼》
最佳纪录片奖 《周恩来外交风云》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 《周恩来外交风云》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 宁静 《红河谷》
电影节形象
"大学生电影节办到第五届了,第五届应该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第五届应该是歌曲里的一个重音,第五届应该是一次新的出发。于是,大学生电影节有了自己的形象:飞虎。
虎,万兽之王;虎,中华民族力的象征。
飞虎从汉代画像石上奔腾而至,带着民族原生力,带着大汉雄风,强劲,威猛,飞向金碧辉煌的中国电影梦。人们常说'如虎添翼'大学生电影节正是一只长出翅膀的飞虎。"
稳固并强化电影节的形象是本届大学生电影节的突出特色,电影节不但有了自己的标志,而且有了自己的奖杯--"飞虎杯"。
大事记
1、电影节有了自己的特刊专号。
2、举办国际电影短片学术展映。
3、本届设立最佳记录片奖——《周恩来外交风云》
4、本届还设立了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和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女明星奖,分别是《周恩来外交风云》、葛优、宁静。
电影节背景知识
奖项名称: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创办时间: 1993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基金会 中国电影报社 北京市学生联合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
奖项介绍:“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
“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区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
“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
“大学生电影节”还将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
“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今年的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经国家广电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广电局主办, 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中影股份资料馆、中国电影报社、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团市委、北京电视台影视中心、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单位联合承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执行承办,自1993年起已成功举办十六届。她是每年度中国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风格,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大旗,树立了不同于其他所有电影节的全新形象,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产生广泛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出版社、《中国电影报》、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东方卫视等100多家媒体对历届电影节予以深入报道。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主办高校12所,联办高校百余所;每年观影人次逾20万,参赛、参展影片几乎囊括所有最新优秀国产影片。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专题讲座、导演研究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影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
获奖影片
基本信息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997) (A Brilliant Man, 成姓 Ji Si Han)
导 演:塞夫 麦丽丝
编 剧:冉平
主 演:艾丽娅 涂门 巴森
上 映:1997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
故事介绍
公元12世纪,蒙古草原处在战乱纷争的年代。母亲可额伦在奔往战场途中难产生下成吉思汗,救活他们母子的却是与铁木真部族有着世代怨仇的塔塔尔族铁木真兀格鹰手。铁木真13岁时,身为乞颜部可汗的父亲为平息战乱,将他当作人质以定亲方式与强大的翁吉拉部结盟。几个月后,父亲在归途中遭鹰手暗算死在沙漠里。塔里乎台篡位当了乞颜部可汗,抛弃了可额伦,并追杀铁木真。铁木真在订婚妻子勃尔帖的帮助下急返家园,昔日的营寨已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