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The Affiliated Middle Schoo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安工大附中,位于马鞍山市,是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68年4月的马鞍山市第八中学,后历经调整与合并,于2001年9月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截至2018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约32亩,建筑面积20592平方米;共有40个高中教学班,教职工196人,在校学生2000余人。2015年,学校教师发表的教育教学科研作品中,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篇,全国二等奖1篇;省二等奖3篇;市一等奖14篇,市二等奖17篇,市三等奖12篇。截至2018年9月,学校共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10个,省级荣誉称号24个,市级荣誉称号9个。
历史沿革
1968年4月,马鞍山市第八中学创建,校址为原延安小学。
1970年2月,学校与原延安小学合并为延安学校。
1973年8月,小学部划出,学校复名为马鞍山市第八中学。
2001年7月,学校与原马鞍山市十四中整体合并。
2001年9月,学校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2006年7月,学校被安徽省教育厅评定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2008年7月,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学校实施初高中分离办学,初中部作为独立法人整体迁至原十四中校址办学,并沿用市第八中学的名号。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截至2018年9月,学校共有标准化实验室12个(其中数字实验室6个),学生计算机教室3个,并建有专用美术、音乐、书法、陶艺教室,以及舞蹈房、击剑馆、中外凤蝶总科标本馆、师生餐厅、多功能报告厅、塑胶田径运动场等功能性场馆。学校共拥有计算机600余台,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所有教室与实验室均装配有多媒体大屏幕投影仪,校园计算机(无线)网络与程控办公电话覆盖学校所有馆舍。
办学规模
截至2018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为21313.6平方米,约合32亩;建筑面积20592平方米;共有40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96人,其中在编教职工182人。182名在编教职工中,高级教师81人,一级教师82人;省特级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4人,市骨干教师16人,校骨干教师53人。
省特级教师:秦红红。
市学科带头人:曹淑芬、李迅等。
市骨干教师:徐建国、曾杰、王亮、杨名、徐莉、王茜萍、李大庆、朱成兵、魏萍、秦璐、许爱敏、高飞、潘晓嫣等。
办学成果
学生成果
2014年-2018年,学校本科达线人数年均451人,最高490人,其中艺、体本科达线年均146人。本科达线率年均63.5%,其中文理本科以上达线率年均55.6%。2012年-2018年,学校共向国家输送了4名飞行员。
2018年,学校本科达线人数共464人,达线率64.7%,其中文理本科达线320人,艺术本科达线133人,体育本科达线11人。文理一本达线109人,其中文科50人,理科59人。
2015年度,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的“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有3人获得国家一等奖,8人获得国家二等奖,5人获得国家三等奖;3人获得省特等奖,8人获得省一等奖,9人获得省二等奖,19人获得省三等奖。
教师成果
现任领导
校园文化
崇德、尚学、贵和
校风:做文明儒雅的附中人
教风:爱心 耐心 专心
学风:知学 好学 乐学
学校LOGO图案由内外共三圈同心圆组成,分内外两层。外层内容为学校中英文规范名称,中文在上,英文在下;中文字体与学校正门校名同为方正舒体,英文字体为黑体。图案内核为校徽基本形,基本形主要由“附中”两字拼音的首位字母“F”“Z”变形组合而成。其中“F”变形为一只小号,上端嵌入学校简称“安工大附中”五个字拼音的首位大小写字母“AGDfz”;“Z”变形为书本、画笔与运动场跑道的组合体。
图案寓意为: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秉承“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凸显“全面发展、艺体见长”的办学特色,坚持内涵发展,走多样化、特色化、规范化发展之路。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信息公开指南.马鞍山市人民政府.2024-07-02
安工大附中.中国高校之窗.2024-07-02
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2024年招生简章.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