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宫,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前山彭祖峰东坡上,海拔1180多米,为青城山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清宫始建于晋代,后废,李隆基时又加修建,五代十国间前蜀王王衍重建,明末毁于战火。 1951年1月9日,灌县古代文物名胜古迹保护管理委员会青城山分会成立,上清宫等庙宇被纳入青城山保护范围。1985年5月,上清宫由青城山道教官观管理委员会管理。2008年,受5·12汶川地震影响,上清宫受到损毁,后在社会各界和澳门基金会的大力援建下,上清宫得以修复。

上清宫由照壁、山门、三官殿、玉皇楼、文武殿及南、北楼组成,整个建筑强调平面对称中轴线,坐西东向,建筑结构大多为单檐歇山顶,木穿斗梁架,占地66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02平方米。上清宫中的大殿里面有刻立于清代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的《重建上清宫记》碑;文武殿内有张大千绘制的麻姑王母娘娘、三丰祖师画像石刻。此外还有黄宾虹蒋介石于右任、张大千、徐悲鸿等绘画题记和《道德经》《黄帝阴符经》全文刻壁。

历史沿革

上清宫,始建于晋代,后废,李隆基时又加修建,五代十国间前蜀王王衍重建,到了宋代庙已倾圮,宋淳熙四年(1177年),范成大游览青城山时,仅见“以板阁插石作堂殿”,明末毁于战火。现存殿宇始建于1862—1874年间(清代同治年间),及民国道士杨松如、龚仰之陆续重建。它既是传说中神仙道士的洞府,也是帝王下榻的行宫,还作过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的大本营。1951年1月9日,灌县古代文物名胜古迹保护管理委员会青城山分会成立,上清宫等庙宇被纳入青城山保护范围。1985年5月,上清宫由青城山道教官观管理委员会管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0级特大地震,因青城山与汶川映秀地震中心仅一山之隔,青城山的上清宫等道教宫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2009年04月,澳门基金会确定援建人民币1.796亿元,将包括上清宫在内的青城山古建筑群的15座道教宫观和一所中国道教学院的原址进行重建、维修、加固以及文物修复。经过社会各界和澳门基金会的大力援建,灾后重建,上清宫得以修复。2013年3月,上清宫所属青城山古建筑群被定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上清宫海拔1180米,是青城山重要宫观之一,由照壁、山门、三官殿、玉皇楼、文武殿及南、北楼组成,整个建筑强调平面对称中轴线,坐西东向,建筑结构大多为单檐歇山顶,木穿斗梁架,占地66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02平方米。

主要建筑

山门

上清宫的山门,是一座石砌的券洞式门洞,上有门楼,1992年扩建后,更显得雄伟壮观。门上高悬的“上清宫”"三字,为蒋介石所书。门前悬挂的楹联,分别为中国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爱国将领冯玉祥所写。一副“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是于右任先生留下的,另一副“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是冯玉祥的手笔,是老子道德经》中原句。石阶两旁各有一株高大的银杏树(右侧一株系十三棵合成)。山门左右有青龙白虎两个配殿。

前殿

登上石阶后即是前殿,上清宫的前殿是一座六角亭顶式建筑,上悬“别一洞天”四个大字。前殿楼上的前面是灵官殿,里边供奉着道教护法主神灵官的塑像。楼上的后面是三官殿,里面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的神像。右阁楼曾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居室。

大殿

绕回廊再上大殿,又叫老君殿,玉皇殿,是上清宫的主要建筑。老君殿高大雄伟,供奉太上老君老子神像,又旁祀张三丰祖师和吕洞宾祖师神像。殿左侧有长廊连通配殿文武殿。殿藏1940年出土的《宋知宫皇甫先生墓碣》,碣高0.8米、宽0.4米,中刻“宋知宫皇甫先生墓”。两旁小字沁“绍熙五年十一月十九日立”。(按:皇甫坦南宋名医,曾为帝后治病,卒于青城。《宋史》有传)。

道德经堂

上清宫大殿的右边,有道德经堂,堂内有木刻的《道德经》全文。这是全宫道士集会,诵经的地方。

文武殿

上清宫大殿的左边,有文武殿。殿中供奉着文圣孔子和关羽神像。在这两位文圣、武圣神像的神座下面,用浮雕的手法刻制的九条盘龙,非常生动。文武殿的楼上叫玉皇楼。玉皇楼也叫剑仙楼。楼内天花板上绘有二十四孝图.墨龙、三国故事等。

鸳鸯井

文武殿前院落有鸳鸯井。乾隆《灌县志》称为“八卦鸳鸯井”。传为五代十国前蜀皇帝王衍执政时期所凿。二井一方一圆象征男女,其泉源相通,但却一浊一清,一深一浅,井旁刻有张大千手书“鸳鸯井”三个大字。清人商溥有《题鸳鸯井》诗:“盈盈双井小廊西,锡号鸳鸯费品题。地面相离刚咫尺,泉源歧出异高低。水原清净无澜起,理有雌雄莫浪迷。寄语栖真诸羽窑,盈虚消息即玄机。”鸳、鸯二井,一方一圆,一阴一阳,一清一浊,一冷一暖,为太极图的阴阳法则

麻姑池

文武殿右下还有一处麻姑池,池水清澈,一年四季不涸不溢。池形如半月,深高数丈,传说是仙女麻姑浴丹处。

东华帝君殿

从文武殿出来,顺着右边石径前行来到新建的东华帝君殿。王玄甫姓王,名玄甫,号华阳真人,最初在昆仑山修行,后移至五台山紫府洞,故又名“东华紫府少阳君”,被全真道奉为北五祖的第一祖。

周围景观

刻石

上清宫出朝阳洞,过二弯九倒拐丹梯,可在“壮观台”亭稍事休息。上行至观日亭,可赏上清宫道旁刻石,有黄云鹄所题“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天然圣迹”等摩崖大字刻石。 

老君阁

老君阁坐落在青城山第一峰之巅。阁有六层,高33米,下方上圆,呈八角形,雕梁画栋,檐牙高挑。建筑式样象征天圆地方,太极八卦。外观呈塔形,尖顶,中堆三圆宝,寓意天、地、人三才。阁内供奉一尊“太上老君骑青牛”巨型铜像,高13.6米,连牛身通高16米,技艺精湛,面目如生。阁外露天基层,依山势筑有石砌平台、海漫栏槛,曲折迂回,盘旋斜上,将阁楼各层连通。老君阁附近有天师池名胜。《舆地纪胜》说:“昔天师居赤石城崖,于此作池,以饮鸟兽。”池下侧有旗杆石,巨石径数尺,有插旗的洞窝,相传是明末张献忠所部的遗物。前有跑马坪,是张献忠操兵演武的校场,后成为五颜六色、香气四溢的花圃。

玉皇坪

上清宫至第一峰途中有玉皇坪,坪内为前王建王衍行宫遗址。相传出生于青城山的两位花蕊夫人一一前蜀的小徐妃和后蜀盂昶之妃均曾来此游玩,“宫人衣服皆画云霞,飘然若仙”,更在此地写下了“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的清丽词句。

青城第一峰

高台山彭祖峰是青城第一峰。峰头原建有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后移至老君阁下侧。亭柱有联曰:“绝顶望秋波奔腾玉垒超三峡;名山宏道德管领青城第一峰。”登临此处,但见远处岷江如练,横呈天际,群峰巍巍,青翠接天,旷野平畴,更如千里锦绣图画。宋代文豪陆游对此景放歌道:“云作玉峰时特起,山如翠浪尽东倾。”留宿上清观,可晨观日出云海,亦可夜赏青城山胜景“万盏明灯朝圣山”,各有奇趣。

相关文化

人物事迹

徐悲鸿与青城山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中原地区近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五四”以来中国新美术的奠基者之一。1943年7月,徐悲鸿先生带领中国美术学院同仁到青城山写生居住于青城山常道观,先后创作了屈原九歌》中的插图《国殇》《山鬼》等画作。上清宫是徐悲鸿先生喜爱的写生点之一。

张大千与青城山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抗日战争期间寓居上清宫,先后长达三四年之久,道文化和清幽空灵的美景,都给他带来了无限创作灵感,在此期间更是在上清宫、天师洞等地留下了诸多反映道家先人故事的书画碑刻,在此作画千余幅,自号青城山客。留下了麻姑王母娘娘、三丰祖师、张道陵花蕊夫人等画像石刻。

文学作品

南宋时任范成大在《上清宫》中写道:历井扪参兴未阑,丹梯通处更跻攀,冥蒙蜀道一云气,破碎岷山千髻鬟,但觉星辰垂地上,不知风雨满人间,蜗牛两角犹如梦,更说纷纷触与蛮;南宋诗人陆游的《宿上清宫》诗中写道:极夜廖萝憩上清,下听万整度松声。星辰顿觉去人近,风雨何曾败月明,早岁文辞妨至道,中年忧患博虚名,一庵傥许西峰住,常就巢僊问养生。张大千在《常道观至朝阳洞望上清宫》中写道濯缨初谒丈人君,掷笔还寻誓鬼立,悬树六时飞白雨,吞天一壑染红云,恰逢道士暗然笑,偶说长生术在勤,我欲真形图五岳,只愁尘浊尚纷纷。

文物

在上清宫的重要文物中,除前面已经提及过的名人字迹外,大殿里面还有刻立于清代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的《重建上清宫记》碑;文武殿内有张大千绘制的麻姑王母娘娘、三丰祖师画像石刻。此外,在大殿﹑前殿等建筑内外,还有清代以来的许多匾额﹑楹联,都是宫内保存完好的文物。宫内有黄宾虹蒋介石于右任、张大千、徐悲鸿等绘画题记和《道德经》《黄帝阴符经》全文刻壁。以及张大千所画徐太妃花蕊夫人与绛巾仙女石碑两通。

保护

2013年3月,上清宫所属青城山古建筑群被定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青城山古翊坤宫被国务院列为《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并挂牌督办,都江堰景区管理局开展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实施了青城山古建筑群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项目,总投资798万元,主要包括上清宫、建福宫、圆明宫、玉清昭应宫、朝阳洞、祖师殿、青城山常道观天鹤观8个宫观庙宇;增加了部分宫观消防管网,增设室内、外消火栓,结合已建成的消防水池,加大消防水池用水补给力度,确保了所有宫观消火栓管网压力充足、消防水池水量充足。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组开展整改销案论证。经过现场踏勘、查阅资料、会议质询等方式,专家组一致认为青城山古建筑群重大火灾隐患已基本整改完毕。

相关事件

2021年1月1日,青城山上清宫10千瓦供电线路突发故障,导致游客滞留123人,青城山景区有关部门得知后立刻联系专业人员开展游客疏导转运下山工作,并及时通知消防应急救援大队青城山中队、成都森林消防应急救援大队青城山靠前分队出警增援,当晚20:00,全部游客安全疏散安置完毕。

参考资料

说一说咱都江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青城山古建筑群.都江堰市人民政府.2024-08-23

VR全景看青城山道教——上清宫.微信公众号.2024-08-22

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政协都江堰市委员会.2024-08-23

捐1.796亿 3年还原青城山15宫观.新浪网.2024-08-23

典籍里的大美都江堰│走进上清宫,觅仙客旧踪,品悠然道韵~.微信公众号.2024-08-23

都江堰美景推荐(十三)| 听听这些绝美古迹讲述的故事~.微信公众号.2024-08-23

徐悲鸿写生青城山.都江堰市人民政府.2023-04-28

田慧敏 ‖ 徐悲鸿与青城山.四川省情网.2024-08-22

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关于市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4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都江堰市人民政府.2024-08-23

滞留青城山123名游客已全部疏散完毕.四川省文旅厅.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