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山耶(Camilo de Almeida Pessanha,1867年9月7日—1926年3月1日),葡萄牙历史学家,又译作卡米罗,生于科英布拉。1891年毕业于科英布拉大学法律系。1894年4月来澳门,在利宵中学及其附属的商业学院任教。

人物经历

1891年毕业于科英布拉大学法律系。1893年8月,受到东方的神秘吸引,佩桑哈申请在澳门新成立的中学担任哲学教师,并于1894年2月19日启航前往澳门,4月10日抵达。在澳门,他购买了中国姘妇雷娜·龙,并与她生有一子乔阿·曼努埃尔。他在澳门成为文化、政治和公民界的中心人物,担任教师、律师和法官,并成为殖民地总督的顾问。他对中国的历史和语言颇有研究,喜欢收集中国的艺术品,曾将若干珍贵中国名画赠给葡萄牙政府,现分别藏于里斯本科英布拉博物馆内。他还是一位诗人,出版了一部诗集《漏钟》(Clepsidra),一本杂文集《中国》,文中记述了孙中山1912年5月在澳门接见中西知名人士的情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为纪念他,将炉石塘街命名为庇山耶街。1982年澳门发行100元澳门币即以其肖像为图版。

个人生活

卡米洛·德·阿尔梅达·佩桑哈是弗朗西斯科·安东尼奥·德·阿尔梅达·佩桑哈和女仆玛利亚·杜阿尔特·努内斯·佩雷拉之间的私生子,于1867年9月7日晚上11点在葡萄牙科英布拉的新主教座堂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位贵族法学生,这对夫妇后来又生了四个孩子。1870年,他的父亲毕业后,全家搬到了亚速尔群岛,他被任命为公共辩护人。1878年,佩桑哈一家住在拉梅戈,在那里小卡米洛完成了基础教育。1884年,他完成了中学学业,并进入科英布拉大学法律系学习。一年后,他写下了他的第一首诗《淫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写了更多的诗歌,并在当地报纸上发表了一些。从1888年初到1889年末,他因抑郁症中断了学业。

主要作品

曾翻译《中国悲歌集》。

著有《滴漏》《庇山耶:其人其作》,杂文集《中国》等。

纪念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为纪念庇山耶,将炉石塘街命名为庇山耶街。1982年澳门大西洋银行发行的100圆澳门币正面头像为庇山耶。艺园有其与小狗“阿米”的雕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