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民辉,北京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教育及培训经历
2014至2015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系学术交流与访问;
2011年至2011年:广岛市大学教育学部学术交流与访问;
2002年至2003年:德国洪堡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2000年至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
1998年至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
1996年至1998年:博士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1年7月: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山西大学;
1985年7月:获教育学学士,山西大学。
获奖:《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一书获得北京大学第七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及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研究领域
教育公平与社会流动;
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
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
教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乡发展与比较教育社会学;
全球化与教育发展;
性别研究;
社会热点问题研究。
主要著作及论文
研究著作
•
• 钱民辉 著,《学生实话实说》,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 钱民辉 著,《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 钱民辉 著,《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
• 钱民辉 著,《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民族出版社,2008;
• 钱民辉 合著,《中国女性行为的文化释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 钱民辉 著,《教育社会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钱民辉 著,《社会热点面对面(一)》,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 钱民辉 著,《社会热点面对面(二)》,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 钱民辉 著,《社会热点面对面(三)》,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 钱民辉 著,《社会热点面对面(四)》,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 钱民辉 著,《社会热点面对面(五)》,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 钱民辉 著,《教育社会学:学科 学理 学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 钱民辉主编,《教育社会学专题研究选集——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与现代性》,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
研究论文
•
• 钱民辉,《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危机:焦点、问题、限制》,《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6期;
• 钱民辉,《从市场经济的发展看高等教育变革的趋势》,《山西高教研究》,1995年,第2期;
• 钱民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三次浪潮及未来走向》,《教育史研究》,1995年,第4期;
• 钱民辉,《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危机、改革策略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4期;
• 钱民辉,《关于教育变迁的新观念》,《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增刊;
• 钱民辉,《亚洲“四小”向发达世界看齐》,《现代市场经济》,1995年,第13期(周刊);
• 钱民辉,《自谋职业:古巴求职新动向》,《现代市场经济》,1995年,第14期(周刊);
• 钱民辉,《当代“学位病”现象透视》,《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6年,第1期;
• 钱民辉,《对教育变革命题的再检讨》,《教育评论》,1996年,第5期;
• 钱民辉,《论教师与教育变革的关系》,《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6期;
• 钱民辉,《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的介绍研究及其文献回顾》,《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5期;
• 钱民辉,《范式与教育变迁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2期;
•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百年进程》,《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群学肄言》,1997年,第5期;
• 钱民辉,《女性教育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 钱民辉,《校长与教育变革关系的研究述评》,《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 钱民辉,《在京中青年学者谈民族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 钱民辉,《对内蒙古四县的教育调查报告分析》,《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年5月;
• 钱民辉,《21世纪呼唤新人文精神:费孝通人文教育思想初探》,《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年5月;
• 钱民辉,《教育变革动因研究:一种社会学的取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 钱民辉,《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职业教育思潮研究》,《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群学肄言》,1998年,第5期;
• 钱民辉,《内蒙古部分地区教育投入与回报问题的研究》,《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 钱民辉,《社会转型: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8年,夏季卷;
• 钱民辉,《云南省四县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案例比较》,《民族教育研究》,1998年,第3、4期;
• 钱民辉,《再谈女性素质》,《中国妇女报》,1998年,2月25日;
• 钱民辉,《学位与“学伪”》,《社会》,1998年,第4期;
• 钱民辉,《“吃饭的教育”没饭吃?》,《社会》,1999年,第1期;
• 钱民辉,《女性教育机会均等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
• 钱民辉,《运用评估杠杆加强博士后管理工作》,《博士后》,1999年,第3期,总第23期;
• 钱民辉,《“走向田野”也是中国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7—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
• 钱民辉,《1999年高考综合评价及相关思考》,《徐州教育科研》,2000年,第3期;
• 钱民辉,《近代教育家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思考与行动》,《中国跨世纪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 钱民辉,《孔德的社会学方法论与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0期;
• 钱民辉,《西部人才开发的高起点与西部基础教育质量低下的关系》,《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 钱民辉,《学校教育处在危机中,变革势在必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 钱民辉,《1949年以前的中国教育体系》,《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 钱民辉,《新中国教育体系的变迁》,《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 钱民辉,《中国残疾人教育与社会发展》,《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 钱民辉,《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 钱民辉,《中国女性教育资源与区域社会发展》,《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 钱民辉译,《中国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 钱民辉,《论美国学校教育的实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 钱民辉,《关注职业教育 \u003c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u003e》,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 钱民辉,《西部人才开发的基础是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博士论坛》,民族出版社,2001年;
• 钱民辉,《小流域,大问题-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生态环境》,《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 钱民辉,《在多元文化中寻找教育的意义》,《中国教育报》,2001年;
• 钱民辉,《走进田野,走进农村教育》,《光明日报(书评周刊)》,2001年;
• 钱民辉,《走进田野,开辟农村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中华读书报》,2001年;
• 钱民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平问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 钱民辉,《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研究》,《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 钱民辉《重建象牙塔:从北大恢复南墙说起》,《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2002年,第2期;
• 钱民辉,《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 钱民辉,《现代性的张扬与民族性的弱化 \u003c人民政协报\u003e》(教育周刊),2004年4月14日;
• 钱民辉,《中国大陆青少年违轨行为的基本特征与走向》,载石丹理 主编 《华人社会青少年院护及特殊教育服务》,商务印书馆(香港),2004年5月;
• 钱民辉,《高等教育扩展的机遇与风险》,《中国教师》,2004年,第7期;
• 钱民辉,《民族教育三疑三议》,《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 钱民辉,《教育真的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吗》,《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
• 钱民辉,《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与教育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 钱民辉,《当代欧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及趋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 钱民辉,《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民族教育》,《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 钱民辉,《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及理论建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1期;
• 钱民辉,《结构失衡:教育大生态系统的致命伤》,《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7期;
• 钱民辉等,《建设和谐校园与大学工会组织的三个转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增刊;
• MinHui, Qian,2006. "The study on the core concepts of contemporar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it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pp.549-566.Vol.1,No.4;
• MinHui, Qian,2007. "Discontinuity and Reconstruction: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Schoolroom Instruction in Minority-Nationality Areas".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Vol.40, 二氧化氮, March/April, pp.60-76;
• 钱民辉,《2006年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状况、主要问题及对策》,《北京蓝皮书2007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 钱民辉,《费孝通的教育人类学思想初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 钱民辉等,《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 钱民辉,《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及评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 钱民辉,《现代性及现代性转型说之议》,载秦晓著 《当代中国:现代性还是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 钱民辉,《民族地区民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选择》,《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期;
• 钱民辉,《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核心)(第一作者);
• MinHui, Qian,2010."Ethnic Education Should Undertake the Major Historic Task of Ethnic Unit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nd Explorations into the Localization of Diversified Education",ChineseEducation\u0026Society,Vol.43 No.5(第一作者);
• MinHui, Qian,2011."Effect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published in theInternational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23(4): 405-412.(SCI)(通讯作者);
• 钱民辉,《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3期(核心)(第一作者);
• 钱民辉,《社会融入状况对农民工组织化的影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核心)(通讯作者);
• 钱民辉,《农民工经济贡献自我评价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社会》,2011年第1期(核心)(通讯作者);
• 钱民辉,《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实证研究——以山东泗水县为例》,《成人教育》,2011年第6期(核心)(通讯作者);
• 钱民辉,《发挥中等收入群体“社会稳定器”功能》,《人民论坛》,2011年第5期(核心)(第一作者);
• 钱民辉,《从社会学视角看工会工作》,《人民论坛》,2011年,第23期(核心)(第一作者);
• 钱民辉,《从文化自觉到教育自觉——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中国见解——社会变迁中的知识运动》,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1月版,第258-276页(第一作者);
• 钱民辉,《从教育社会学潜在课程的视角看民族教育与现代性之关系》,《中国见解——国家在场的社会事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94-112页(第一作者);
• 钱民辉,《从意识三态观重新审视现代性与民族教育之关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 钱民辉,《意识三态观是民族教育研究的新视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2期转载);
• MinHui,Qian, 2013.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vol.2013(第一作者);
• 钱民辉,《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何总是处在两难之中》,《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4年第5期论点摘编);
• 钱民辉,《如何从事实研究走向“反”事实研究》——为朱博士《西方教育社会学近著导读》作序,载朱洵著:《西方教育社会学近著导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 钱民辉、陈旭峰,《乡村教育难题与主体弱化说》,《人民论坛》,2015年07月下,总第487期;
• 钱民辉,《政府 市场 大学:谁决定了大学教育的主流话语》,《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9月出版))。(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 钱民辉、庄秋玲,《从意识三态观看中小学教育中的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中国德育》,2015年,第20期(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