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皇宫(Red Fort of Delhi)是印度最大的王宫,坐落在印度德里城东北部亚穆纳河畔。它由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沙贾汗下令兴建,于1638年动工,历时十年建成。整座宫殿建筑用红色沙石砌成,外观呈暗红色,形似城堡,故有“红堡”之称。

1739年,波斯阿夫沙里王朝的创立者纳迪尔沙轻易击败莫卧儿军队,长驱直入德里,劫掠了德里皇宫,抢走了孔雀宝座。1747年,纳迪尔在霍拉桑省征战时,被刺杀身亡,仅几十分钟内,从德里皇宫劫去的珍宝就被艾哈迈德·沙占有。1803年至1805年的第二次马拉塔反殖民战争,以马拉塔王朝失去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告终,英军占领了德里皇宫。1857年,民族起义后,德里皇宫觐见宫东墙的宝石装饰遭洗劫。英国殖民统治者占领印度之后,德里皇宫被用作军事要塞;1947年8月15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总理在此宣布印度独立,并在拉合尔门上升起第一面三色国旗。印度独立后,德里皇宫由印度武装部队接管,仍是印军卫戍部队的军事要塞,里面驻扎着军队,还设有军火仓库。截至2005年,每逢8月15日,印度均在德里皇宫举行独立日纪念活动。2007年,德里皇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德里皇宫平面呈不规则的八角形,南北长915米,东西宽548米,四周城墙长2400米、高33.5米。德里皇宫有2座大门、3座小门,位于城墙西面的拉合尔门最为出名,设有拱门、护门楼,城楼上还有凉亭、塔柱,气势宏伟,门前正对繁华的月光市场。德里皇宫分内宫和外宫两部分。内宫建筑主要有作为帝王与后妃、公主避暑娱乐场所的娱乐宫,以及国王与大臣商议国事的枢密宫;外宫的主要建筑为觐见宫,是帝王召见王公大臣、接受奏章、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除此之外,德里皇宫中还有帝王的寝宫、祈祷室、浴室、清真寺、花园等。德里皇宫是典型的莫卧儿帝国风格伊斯兰建筑,在建筑设计上融入了波斯印度和伊斯兰建筑特色,整个建筑大量运用对称结构。

历史沿革

大约在公元前188年,统一印度的孔雀王朝灭亡,之后群雄割据。德里皇宫则是莫卧儿帝国时期建立的宫殿建筑。古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纪念自己的爱妃泰姬・玛哈尔,以举国之力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同时也修建了这座如今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德里皇宫。德里皇宫建造前后耗时约十年,于1647年建成,莫卧儿帝国从阿格拉迁都至德里后,德里皇宫正式成为皇家宫殿。1739年,波斯阿夫沙里王朝的创立者纳迪尔沙很轻易地击败了莫卧儿军队,长驱直入德里,劫掠了德里皇宫,抢走了孔雀宝座。1747年,纳迪尔在霍拉桑省征战时,被刺杀身亡,仅几十分钟内,从德里皇宫劫去的珍宝就被艾哈迈德·沙占有。艾哈迈德·沙可称为现代阿富汗的创建者。1760年,马拉塔人融化了德里皇宫中私人会见厅的银顶用以筹措经费抵御从阿富汗来的艾哈迈德·沙,但是失败,德里被阿富汗王国占领,直到10年之后,很戏剧性的,马拉塔人代表彼时的莫卧儿帝国君主收复了德里。1803年到1805年的马拉塔第二次反殖民战争,以马拉塔王朝失去大部分地方的控制权告终,英军占领了德里皇宫。莫卧儿皇帝的权力范围仅被限于德里皇宫之内,直到1857年末代君主巴哈杜尔站在窗前看到了起义的火光。起义被镇压后,英军洗劫了德里皇宫,下令全面拆除。80%的德里皇宫建筑被摧毁,所有家具或被移走,或被毁坏,后宫、仆人住所和花园都被改建成了英军的石头营房。切下的砖块被运到英国。德里皇宫的大理石建筑以及阿格拉的泰姬陵得以保留下来,可能当时英国人尝试卖掉切下的大理石,但是货品滞销,遂放弃了进一步的毁坏行动。

英国殖民统治者占领印度之后,德里皇宫被用作军事要塞。1947年8月15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总理在此宣布印度独立,并在拉合尔门上升起第一面三色国旗。1947年印度独立后,德里皇宫由印度武装部队接管,仍是印军卫戍部队的军事要塞,里面驻扎着军队,还设有军火仓库。截至2005年,每逢8月15日印度均在德里皇宫举行独立日纪念活动。

建筑构造

德里“德里皇宫”的围墙周长绵延2400米,面临雅穆纳河的东墙高度18米,两侧面临城市的围墙高度为33米。德里皇宫的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915米,东西宽约651米。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都削掉了直角,实际上城堡平面为不规则的八边形,体现了其军事要塞与王宫合二为一的性质。

德里皇宫建有两座城门:西侧的城门叫“拉合尔门”,城外有道路通往当时印度西部城市拉合尔;南部的城门叫“德里门”,门外便是贾玛・玛斯吉德大清真寺。这座建筑同样由红砂岩和白色大理石建成,号称印度最大的清真寺,也是由沙·贾汗下令修造,历时6年完工,与德里皇宫同为莫卧儿建筑。或许出于防卫考虑,城堡的大门并不正对着大道,而是要绕一个小弯才能走近城门。进入城门的道路还有一定的坡度,可延缓进攻部队的冲击速度。外城和内城之间有一片约1000平方米的空地,类似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瓮城,内城的城门和城墙比外城的更高。

德里皇宫分内宫和外宫两部分。内宫建筑主要有作为帝王与后妃、公主避暑娱乐场所的娱乐宫,以及国王与大臣商议国事的枢密宫;外宫的主要建筑为觐见宫,是帝王召见王公大臣、接受奏章、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

德里皇宫中有两座觐见大厅,一座为红色砂岩建筑,另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两座觐见厅一字排列,相隔约50米,中间有平台相连。红色觐见厅是一座单层的亭阁式宫殿,中部的墙上建有一间豪华的凹室,里面安放着皇帝的宝座。平台上建有四柱支撑的豪华篷盖,平台与篷盖均由白色大理石雕建,大理石上还镌刻着精美的纹饰,镶嵌着各色宝石、玉石玛瑙。白色觐见厅也是单层亭阁式宫殿,长约27米,宽约20米,正面门廊建有五座尖顶拱门;平屋顶的边缘建有倾斜的遮檐,宫殿的四角各建有一个纤巧轻盈的白色印度式凉亭。在觐见厅南、北角的拱门上,镌刻着皇帝沙·贾汗的两行波斯文诗句:“如果人间有一座天堂,它就是这座,它就是这座,它就是这座!”离白色觐见厅不远的地方是皇帝的后宫,宫中有一座奢华的“镜宫”,墙壁和天花板上装饰着彩绘图案,彩绘图案上又镶嵌着许多镜片。这座宫殿也由拱门列柱把内部分隔成“架间”,室内由廊柱隔成彼此相通的三个空间;中央隔间的地面上,有一个用大理石砌成的莲花形水池,水池中间建造着莲花蓓蕾状喷泉,这里是后宫中的皇家浴室。德里皇宫的御座大厅中原放有黄金打造、周身镶嵌宝石和钻石的沙·贾汗孔雀王座,曾被掠往波斯,后下落不明。除了国王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宫殿,德里皇宫内还有许多休闲场所,如戏台扎法馆、用于观赏水上歌舞的沙旺台、花园等。这些建筑也均采用对称设计,部分建筑建有台基,周围有蓄水池,池中有水时,建筑倒映水中。德里皇宫内部的宫殿建筑用大理石与红砂石砌成,整体给人庄重古朴之感。同时,建筑注重细节装饰,石柱、墙壁、顶部均有精美的雕刻,窗棂镂空并镶嵌宝石,充分彰显了皇家宫殿的富丽堂皇。

德里皇宫西面的拉合尔门由拱门、护楼、城楼以及凉亭和光塔组成,是德里皇宫中最壮观的大门,也是印度极具重要性的门户。

建筑风格

德里皇宫是典型的莫卧儿帝国风格伊斯兰建筑,其与阿格拉红堡相似,但建筑更加磅礴、精巧、复杂。德里皇宫呈八角形,在建筑设计上融入了波斯、印度和伊斯兰建筑特色,整个建筑大量运用对称结构。这种建筑风格以国王的名字命名,被称为“沙·贾汗风格”,此后莫卧儿建筑均延续此风格。德里皇宫内有许多功能明确的建筑,包括皇帝的宫殿、公众厅与私人厅等,皇帝在不同的宫殿接见不同身份的大臣和使者。枢密宫是德里皇宫内最大的宫殿,是皇帝接见重要大臣的场所,这里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通过其建筑设计和工艺,足以想见莫卧儿帝国当年的盛况和德里皇宫的辉煌。

开发与保护

2007年,德里皇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Red Fort of Delhi.中国文艺网.2025-11-11

图文:印度首都新德里景点- 红堡.联想搜狐奥运频道.2025-11-11

这座城堡,写满了印度的历史|德里|红堡|拉合尔|阿格拉|阿克巴|帖木儿|巴布尔.网易.2025-11-11

印度首都新德里.央视网经济频道.2025-11-11

红堡 (Red Fort).红堡 (Red Fort).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