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坡洞遗址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马场镇(原属平坝区)平寨村龟山组东约0.2公里一座名叫牛坡的山丘上,东北距贵阳市约40公里,北距马场镇5公里,西距猫跳河支流马场河约0.8公里。2008年夏,平坝县文物管理所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首次发现该遗址。 2011年 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坝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判断其为黔中地区发现的保存状况较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遂报请国家文物局对其进行正式发掘。

2014年10月28日,在牛坡洞遗址发掘现场,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的文物,包括人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以及绳纹陶片等,这一重要发现有望揭开华南古人类之谜。2017年4月12日,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0年2月,为感谢全国医护人员的坚守奉献,自疫情结束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景区对全国持有医务相关证件的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开放优惠政策。

遗址开发

2012年10月开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牛坡洞遗址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发掘。在牛坡洞遗址出土了相当数量的石器、陶片和四座墓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墓葬的发现在 这一地区的史前考古史上十分罕见。牛坡洞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对于认识贵州和华南地区史前文化特征和内涵,构建该地区史前文化,特别是对洞穴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以及贵州史前史、云贵高原地区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遗址最终将为华南地区史前人类行为模式、人类体质、古代环境及其变迁等未解之谜提供科学的钥匙。

重要遗迹

牛坡洞遗址已发现灰坑7座、用火遗迹10余处、墓葬7座、活动面两处等,还发现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遗物。其中,各类型打制石制品近10万件,骨器约100件,陶片100余片。

历史地位

牛坡洞遗址首次在黔中地区建立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标尺性的地层堆积及文化序列,对认识贵州省地区史前文化特征和内涵,构建洞穴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确立贵州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新发现的7座墓葬,填补了过往贵州地区洞穴考古中不见墓葬的空白,为研究该地区史前人类体质特征及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距今万年左右的蹲踞现象等屈肢葬的发现也为研究南方地区屈肢葬的流变提供了重要线索。首次在贵州以细小打制石制品为主要内涵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识别出典型细石器制品,将为探索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细石器工艺的出现与分布,讨论贵州史前人类的生存模式提供新的研究方向。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特别是复原出的完整陶器,为认识本地区文化面貌,以及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信息。

地理位置

牛坡洞遗址位于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龟山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