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海群,男,1975年11月出生于安徽繁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植物保护一级学科负责人。同时担任安徽省绿色农药研发与应用工程实验室主任、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合肥)副主任,安徽省第12批“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

个人经历

1997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植保专业,获学士,2000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茶叶农药残留方向,获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6年,以及2014年,分别作为访问学者前往东北大学农学部生物有机化学实验室和日本冈山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室进行研究。

2000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年被评为讲师,2003年获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竞赛一等奖,2004年入选“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五”优秀人才),200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荣获安徽省首届“教坛新秀奖”,2009年破格晋升教授。2016年被评为“安徽省教学名师”,2018年被评为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024年10月,安徽省委决定,操海群同志任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提名任校长。

社会任职

兼任安徽省农学会副会长、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操海群教授还是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药学”重点学科主要学术骨干,安徽农业大学农药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成就

操海群教授一直从事农药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农药学》《农药残留分析》等本科生课程以及《农药学原理》《农药科学进展》等研究生课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药残留与健康风险、绿色农药研发与应用、绿色防控与农产品安全。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参编国家统编教材《农药残留分析》《环境毒理学》和《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等。在教学方面,2003年获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竞赛一等奖,2011年荣获安徽农业大学第八届教学竞赛教授组第一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在科研成果方面,操海群教授主持的“中药材炮制和煎煮过程中农药残留行为与膳食暴露评估”“竹源绿色化学品高效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沿淮淮北市小麦农药减量化使用和减施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均取得显著成果。此外,他还参与了“农药对蜜蜂属健康影响风险评估”“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等重要研究。

在获奖方面,操海群教授曾获得多项科研奖励,包括国家林业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3年)、三等奖(2011年、2016年),以及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7年)。

荣誉获奖

1. 重要食用林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国家林业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3年,排名第3;

2. 竹提取物杀虫脒、抗菌活性高效筛选与制剂制备技术,国家林业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1年,排名第4;

3. 黄精资源培育及深加工关键技术,国家林业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6年,排名第3;

4. 主要水果农药残留全链溯源关键技术及两源融合溯源体系与应用,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7年,排名第7;

5.小麦重大病虫防治农药减施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2年,排名第1。

参考资料

省委调整安徽农业大学校长.https://mp.weixin.qq.com.2024-10-21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2024-04-07

操海群-植物保护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2021-12-14

2023年度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安徽农业大学科技处.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