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瓣果(学名:三瓣果属 chinense)是鸭跖草科三瓣果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省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谷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形态特征

三瓣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而横走,分枝,节上有长5-10毫米的鞘。茎基部稍倾斜上升,上部直立,高达1米,不分枝,被多细胞柔毛。叶在茎中下部疏生,在茎顶端密集;叶鞘长1-2厘米,被多细胞柔毛,口部密被多细胞长毛;叶片椭圆形,长15-30厘米,宽4-7厘米,基部楔状渐窄成短柄,顶端渐尖,两面疏被短硬毛。花序疏生多细胞长腺毛,总梗长8-11厘米;蝎尾状聚伞花序长2.5-5厘米;花梗果期伸长达1厘米,挺直;萼片后面1枚较大,长7毫米,圆卵形,另两枚长5毫米,矩圆形,浅舟状,脉上疏生多细胞柔毛;花瓣紫色,蓝紫色或淡蓝色,长8毫米,后面2枚圆形,前面1枚倒卵形,全部具短爪;花丝无毛,两枚对萼的能育雄蕊的花丝花开后长达15毫米,其余的短得多,花药矩圆形,药室连接,长约1.5毫米;子房椭圆状黑三棱形,疏被多细胞腺毛,花柱长达15毫米。蒴果长13-15毫米,直径3-4毫米,果皮熟时灰黄色,稍有光泽。种子每室4-5颗,淡灰色,长1.5-2.5毫米 花期7-8月。

生长环境

三瓣果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谷林下。

分布范围

特产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相关物种

三瓣果属下还有其他种类,如西藏三瓣果(学名:三瓣果属 xizangense D.Y. Hong)。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