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一部1927年为纪念十月革命十周年而拍摄的纪录风格影片。该片中的群众角色大多为当时参与十月革命的被压迫的无产阶级群众,其中包括起义领导人之一的Nikolai Podvoisky。他在片中扮演一名布尔什维克,同时也是十月革命十周年庆典组委会的主席,正是他向导演爱森斯坦委约了这部影片。该片的脚本参考了美国记者约翰·里德的新闻体纪实著作《震撼世界的十天》。《十月》和《战舰波将金号》、《罢工》一样,是谢尔盖·爱森斯坦二十年代探索蒙太奇剪辑的代表作之一。
剧情简介
1927年,为纪念十月革命十周年而拍摄的纪录风格影片,片中群众角色很多为当时参与十月革命的工人和士兵,当时起义的领导之一Nikolai Podvolsky也参与演出一名布尔什维克(此公是十月革命十周年庆典组委会的主席,正是他向爱森斯坦委约了这部影片)。脚本参考了美国记者约翰·里德(John Reed)的新闻体纪实著作《震撼世界的十天》(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此片和《战舰波将金》、《罢工》一样,同为谢尔盖·爱森斯坦二十年代探索蒙太奇剪辑的代表作。
通常上映的版本配乐,采用了苏联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作品和小品。
深受革命群众喜爱。
电影剧情
影片以史诗的规模展现了十月革命的重大事件与人物,阿芙洛尔巡洋舰在涅瓦河上行驶,工人赤卫队攻打冬宫等场面由于其惊人的表现力和真实,一直被当作真实的历史镜头穿插在许多革命历史片中。
影片第一次在苏联电影史上做出了创造列宁形象的尝试,为苏联电影中的列宁形象铺下了第一块基石。
影片评价
Gawiel2013-09-18 14:01:30
《十月》是谢尔盖·爱森斯坦使用蒙太奇最有试验性和创造力的电影之一。尽管著名镜头很多,但是其中意象繁多,结构复杂,非电影专业的同学们(比如我)很容易看着看着就抓瞎了。这篇文章是Murray Sperber1977年发表于Jump Cut杂志上的,是细读《十月》的评论文章里比较早也比较有名的一篇。不知是否有中文译介。我全文转来贴在这里,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周小通2014-08-23 13:22:38
俄罗斯早期的蒙太奇是电影史上极出名的,蒙太奇分为故事形式的蒙太奇和剪辑的蒙太奇。其中做得最好与最出名的莫过于谢尔盖·爱森斯坦,他的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和“十月”就是极好的例子。作为电影人,爱森斯坦是极其讨厌传统那些剧情的叙事模式,他的观念是让镜头组接以达到视觉的震撼,所以他的片子大多数剪辑都是非逻辑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