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扳跤是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由一名演员扮演双人摔跤的角色。这种艺术形式源于安徽省固镇县刘集镇董庙村,是当地的传统舞蹈之一,也是蚌埠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背景
董庙村原名青风镇,清朝初期因董姓居民众多而得名。同治年间,该村更名为董庙,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镇。
表演特色
二鬼扳跤的表演者通常是一位年轻力壮的男性,他通过特殊的装置和技巧,使自己看起来像是两位摔跤选手在进行激烈的较量。这些选手被称为“二鬼”,他们的面部特征经过精心设计,展现出一种神秘而又恐怖的形象。表演过程中,演员会使用各种动作,如扳脚、勾腿等,以及一系列的套路,包括走、跑、纵、摔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摔”的环节。此外,表演还会根据不同场景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平地、凳子和桌面,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动作和效果。
文化价值
二鬼扳跤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不仅展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也体现了人们对驱除邪恶、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参考资料
二鬼扳跌.邯山区图书馆.2024-11-21
二鬼摔跤.洛阳网新闻中心.2024-11-21
二鬼摔跤.孟津区人民政府.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