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鼎(1899年-1979年),字祝遐,又名宏爽,湖北蒲圻(今赤壁市)城关东洲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他是中国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学家,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和美国伊利诺大学。鲍鼎曾担任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和中国土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人物生平

1914年考入北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1918年毕业。1919~1928年,鲍鼎先后在汉阳、上海市天津市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仍发愤学习,1928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美。鲍极重视现代建筑工程理论与我国悠久的民族建筑的有机结合。在美国发表了《从建筑史角度上看建筑风格》等论文,1932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工程系硕士学位。

回国后,1932~1945年,任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先后延聘国内著名建筑师杨迁宝、梁思成等到该系任教,鲍亲自编写教材、授课、指导实习。在中大建筑系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建筑人才,如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戴念慈郑孝燮等,获得“后梁(梁思成)南鲍(鲍鼎)”的盛名。

抗战胜利后,拒受外国“救济物资”。支持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学潮,拒绝参加蒋介石的训话会。

主要成就

建国后,1950年初,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建设局第一任局长。邀请建筑师许道谦来汉组建第一家国营江汉工程公司,接受设计和修建湖北职工医学院、中南局办公楼等工程,1951年,组建国营武汉工程公司。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主持武汉市城市规划工作,为搞好对解放大道的规划设计,亲自深入现场调查,还邀请了国内许多建筑专家前来讨论、审议设计方案;对武汉展览馆的筹建,亲自组织班子,提出最合理的方案,并置身于施工现场悉心指导;在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和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苏联专家合作,参与研究方案,多次修改,以臻完善。1957年,中央决定重建历史名胜“黄鹤楼”,主持设计方案,并将选定的方案提交1958年中国建筑学会青岛会议讨论。

其设计方案模型,曾在湖北省展览会上多次展出。北京人民大会堂修建时,亦参与设计,直到竣工。1957年5月6日,毛泽东在武汉接见武汉地区科技界代表时,与鲍鼎亲切握手,以示慰问。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同陶述曾、周焕章等成立“武汉科协”并任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成立,鲍鼎任理事,还担任中国土建学会副理事长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1979年12月,鲍鼎逝世于武汉,享年80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