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出生,工学博士,挪威能源技术研究院(IFE)博士后。现为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86年,王树众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系。1996年,他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并留在该校任教。同年,他在国内首次成功开发了用于油田注汽开采的撬装式直流超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1998年至1999年间,王树众在挪威能源技术研究院(Institute for 能量 Technology)进行博士后研究。
社会职务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书记,锅炉研究所所长。 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挪威能源技术研究院(IFE)博士后。中国能源学会理事,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计计算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非牛顿流体的多相流动与传热泡沫压裂和清洁压裂技术、泡沫驱油技术。
高浓度有机废水与污泥的超临界水处理和能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
超临界水热燃烧和化学链燃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热解气化和飞灰熔融技术、垃圾分选与综合利用。
IGCC技术、工业煤粉炉、电加热高温导热油蓄热蒸汽锅炉、废液焚烧炉、直流注汽锅炉、SAGD汽包炉、采油污水直接加热产汽注汽炉、干式粒化液态熔渣余热回收系统。
生物质能、地热能开发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整体节能理论及实践体系研究。
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能源、环境和高端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加完成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纵向科研项目在内的九十余项国家及省、部属基金和企业委托研发课题的研究。发表相学术论文51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388篇,SCI/EI收录论文293篇, SCI论文他引1939次,连续五年入选Elsevier高被引中国学者榜单(通用工程领域)。在能源、环境和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创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拥有中国专利奖213项,国际专利28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91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拥有第一发明人中国专利196项。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37项,获授权美国专利5项。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专利技术转让和实施许可60余项,在能源的高效洁净转化和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和能源化利用领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参考资料
首页 - 王 树众.西安交通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4-11-21
汉斯出版社.汉斯出版社.2024-11-21
王树众.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24-11-21
王树众.中国能源学会.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