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8(ILS)是由Yashunma1987年首次从脂多糖(LPS)及植物血凝素(PHA)刚激人血单核细胞血清中纯化出的一种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人用的蛋白质。近年来,IL-8在AMI及再灌注方面的研究已逐渐有所深入。

中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白介素-8

英文名称:interleukin-8;简称IL-8

其他名称:粒细胞趋化肽(granulocyte chemotactic peptide)

产生与分子特性

IL-8的产生

IL-8的细胞来源较为广泛,主要来源于人血液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另外还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人类多种肿瘤细胞等。细胞中IL-8的表达是诱导型的,需在IL-1、TNF-a、PHA和LPS等诱导剂作用下以上细胞才能合成并释放一定形式的IL-8。

IL-8的分子特性

IL-8是一种分子量很小的蛋白(M=8.359 KDa)成熟的IL-8包括79aa、77aa、72aa、71aa、70aa和69aa六种形式,其中以72aa为主。这几种形式区别在于N端,它们都是由99aa的前体经过多次的N端切除而产生的。

IL-8有3个反向平行β片层,彼此以袢环结构相连,C端52~72个残基肽段构成一个长的螺旋结构在实验室条件下,IL-8为双体,由两个相同分子间的第一个β折叠片层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结构。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结构IL-8的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的q12~q21 部位,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其5′末端序列与其他细胞因子基因无总体相似性,但含有几个已知的核因子结合位点,包括激活因子-1和肝细胞核因子-1和干扰素调节因子-1,与糖

皮质激素作用的位点也在5 ′末端。现已证实,IL-1,TNF 和 PMA 能诱导多种细胞表达IL-8 mRNA,而IL-4 和 糖皮质激素对IL-8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对IL-8基因转录的抑制是通过激素受体配位化合物与IL-8基因5′末端的糖皮质激素反应成份(GRE)相互作用实现的。生物学作用IL-8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在炎症反应中趋化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eu) 、T淋巴细胞以及嗜碱粒细胞( Basophils )至病灶部位,并且它的趋化性对不同细胞有差异。中性粒细胞与IL-8接触后发生形态变化,定向游走到反应

部位并释放一系列活性产物。这些作用可导致机体局部的炎症反应,达到杀菌和细胞损伤的目的。IL-8可以使中性粒细胞表达表面粘附分子,释放贮存酶,引起呼吸爆发,生成活性氧代谢物以至引起组织浸润等一系列反应。与疾病的关系及最新进展IL-8与多种炎症及趋化作用有关,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过程,成为最近年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IL-8与各种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关系如: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性血管炎牙周炎肾小球肾炎、肠道炎症等都与IL-8有关,现已证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

节积液中及银屑病痛灶中IL-8水平升高,IL-8可能参与这些疾病的发生,可以根据病情研制IL-8受体或其受体后传导途径拮抗剂以及抑制IL-8产生的药物,对于治疗此类疾病将大有益处。2、IL-8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脑梗死:大多数缺血猝死患者血液中单核细胞(MNC)的IL-8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不受症状发作与检测时间间隔长短的影响,研究表明,IL-8可促发脑实质的白细胞浸润,随后浸润的白细胞蛋白酶激活、自由基形成,继而引起脂质过氧化神经元损伤,且抗IL-8抗体能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程度,减轻患者痛苦。

病毒性脑膜炎:2006年,张海鸿等测定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和20例同龄健康儿童及非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CSF)IL-8水平。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CSF中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u003c0,001),表明IL-8参与了病毒性脑炎的过程,但具体机理未明。3、IL-8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表明,IL-8在正常情况下表达是诱导型的,但在许多癌细胞系中,IL-8却组成型表达。IL-8被证实有诱导血管生成和恶性黑素瘤细胞运动的能力。由于血管生成、运动和细胞增殖是肿瘤转移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所以IL-8的表达与黑素瘤的转移潜能直接相关。Mario Luca等认为:虽然不能排除IL-8可能通过特异性结合内皮细胞致其增殖及IL-8作为自分泌生长因子的可.但IL-8通过诱导Ⅳ型胶原酶产生是引起血管生成和黑素瘤细胞转移能力增加的主要原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