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村,又称“大王庄”、“大王家庄”,区别于临近的小王庄;隶属于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位于鲁中宝地肥城南部,属丘陵地带。目前为著名的车厘子产业园示范基地、蓝莓园产业示范基地、绿化苗圃种植基地。

地理环境

村名由来

据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修泰安县志》,载:“明德区下埠地方“大王家庄”。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王氏由洪洞县迁来建筑居留,便以姓取名为“王家庄”。不久又有王氏从东平县迁来在王家庄以南建筑居住,名曰“小王家庄”。王家庄相应更名为“大王家庄”。后简称“大王庄”。

地理交通

大王庄地处山区,位于鲁中肥城南部,西距济微路5km,距泰山20km,北靠省城济南市70km,东距104国道和京福沪高速公路151km。有肥城一级公路潮汶路穿村而过。

资源人口

大王庄地处山区,土地面积3750,其中山地面积2620亩。

全村现有360户,1356人,其中回族474人。

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大王村在上级党、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以聂宝平书记为首的现任领导班子带领下,高瞻远瞩,励精图治,不断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事业发展的政策,率领全村人民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现代化农村产业模式。依托当地土地特征,发展特色农业,加强与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农科所沟通交流,科学发展,形成千亩车厘子示范园。

种植果园

大王村地处山区,是典型的丘陵地形,两面环山,耕地面积狭窄,无法开展大规模耕种作业,靠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作物基本能解决自给自足,但无法有经济突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王村民为了发家致富,很早就开始尝试发展山区农副业,种植果树,先后种植有苹果、核桃、板栗、杏等经济作物,都没有形成规模,更没有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聂书记等人意识到单纯靠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管理方式无法实现大规模经济效益,必须走特色、专业道路,就大胆创新、勇于尝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寻求与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农科所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在这些科研机构的帮助下,针对当地的气候、土质、水分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确定了优先发展车厘子产业的总体思路;同时先后多次组织村内技术人员到烟台市东北地区等地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技术,引进新品种,开拓视野。经过十数年的摸索和全村人民的辛苦努力,终于取得了相当规模的经济效益。

现在全村共有2450亩的樱桃园,种植有大紫、红灯、早大果、美早、那翁、红蜜、乌克兰早红宝石、鸡心红等等品种,年产量突破230万斤,产量丰富,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大王村独有的土质和水质,樱桃甘甜可口,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远销江浙、东北等地。丰收季节客户纷至沓来,摩肩接踵,村民们忙的不亦乐乎,颗颗车厘子晶莹剔透,供不应求,村民们都忙的忘记了疲倦。

村民们得到了巨大实惠,小楼盖了起来,汽车多了起来,但是大王村村民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樱桃规模,

聂书记等人又开始尝试多元化经营,经过多方考察求证,近年来在保持樱桃种植规模的同时,开始试点蓝莓的种植,蓝莓目前在中国 是珍稀水果,市场前景巨大,试点这几年效益开始显现,相信不久的将来,蓝莓会像樱桃一样成为大王村的另一项支柱产业。

目前大王村相对成熟的产业有樱桃、樱桃苗、蓝莓、蓝莓苗、绿化苗圃等,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洽谈合作、参观指导。

发展林业

不断创新优化农业结构,多元化经营,全年时间充分实用,村民得到巨大实惠。

传统的农村农业结构模式比较单一,农民出现一年中忙闲不均,而且对单一品种的依赖比较大之后,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市场波动的影响。

村班子意识到这样的弊端,在推广水果经济作为的同时,利用果树的空间上的空档以及时间上的农闲时间,广泛种植冬青、柏松日本小檗黄杨、木兰等一系列绿化苗圃,供应各地的城市绿化、小区美化,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原本稀缺的土地资源,也改变了农民一年忙闲不均的状况,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兴修水利

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自己更生,山东省自古是属于旱情多发地,基本上是看天吃饭,大王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要想保障收成,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保障,利用村西小河,村里组织邀请专业施工队进行多次的拓宽、加深,大大增加了蓄水量,同事铺设管线,基本上浇灌线路辐射了全村的每块土地,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情况,保证了产量的连年供应。

修缮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力争上级支持,修缮村道路交通。大王村的村民一定是深有体会的,在10多年前,周边的人提起大王村首先想到的是大王村的“破路”“烂路”,坑坑洼洼,平日里灰尘满天,下雨天泥泞难行,外人不经意就得感受一下地震,不小心就得溅一身泥。2002年潮汶路通车,穿村而过,村里也抓住机会重修、新修了村内的几条主干道,现在用“四通八达”来形容大王村的路实在不为过,可以一路通畅的北上济南市肥城市,东去泰安市,南到济宁东平,给大王村水果的外销、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文化教学

建设学校

重视教育,积极与上级沟通争取,新建全新的四层现代化小学;新建文化广场,丰富村民身心生活。

大王村原有小学一所,校舍面积狭小,房屋破旧,已经沦为D级危房,适龄儿童只能去外村上学。在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同志的关怀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镇党委、政府多方努力,筹资150万元,在原校址新建鲁云小学,设立了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仪器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书法、美术教室等功能用房,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并重修了学校周边马路,解决了本村及周边7个村庄村的适龄孩子上学问题。

文化场地

兴建13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处,安装观光灯具8盏,健身器材6套,道德文化墙面,利用文化宣传街道、张贴宣传版面等方式,进行文化宣传活动,提高了全村群众的道德素质。

民俗风情

农历二月中下旬观赏车厘子花、杏花,农历四-五月份品尝、采购鲜美的樱桃,上巳节国际劳动节期游览小王村布金山风景区、兴隆村宝金山风景区,游山涉水、赏自然景观、体验民风民俗,品尝农家乐,已经成为大王村的民俗风情与休闲圣地。

民族团结

共同发展致富,强化民族团结,

大王村是回族民族共居的村庄,两族人民同甘苦共命运的度过了无数春秋,在改革的春风下,大王村本着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共同致富的原则,民族氛围和谐,互帮互助,一直努力,全村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成了民族团结示范村。

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参观考察推荐:

参考资料

山东泰安肥城市边院镇.山东泰安肥城市边院镇.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