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梭罗(学名:梭罗树属 formosana),又名白树,为锦葵科梭罗树属下的一个种,原生于台湾南部。木材可制器具、河刀鱼等。其种加词“formosana”意为“台湾的”。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嫩枝密被淡黄色星状短柔毛,后脱净。叶椭圆状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薄革质,长3-6.5厘米,稀达10厘米,宽1.5-3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浅心形或短楔形,初被星状柔毛,后无毛;叶柄长1-3厘米。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长4-5厘米,密被淡黄褐色短柔毛,花密集;花梗长2-3毫米;萼钟形,长约5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4-5裂,裂片广卵形,长约1毫米;花一瓣5片,广匙形,淡黄白色,长约7毫米;雌雄蕊柄长约13毫米。蒴果倒卵形或倒卵状圆球形;长2.5-3厘米,有5室和5条纵沟,略被毛;种子倒卵形,具翅,连翅长约2厘米,翅膜质,顶端略弯并急尖,褐色。花期4月。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

生活习性

喜阳光充足和温暖环境,耐半阴,耐湿,土壤需排水良好、肥和深厚,冬季温度不低于-8℃。

繁殖方法

主要用播种和插繁殖。播种,以春播为好,播后3-4周发芽,扦插,在初夏进行,成活率高,一般插后20-25天生根。

栽培技术

成年树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一般能安全过冬,但在低温持续时间过长时,枝叶会受冻,但翌春仍能萌发。小苗越冬需注意灌水,培土保护。早春在树周围开浅沟施肥,有利于萌发新叶和开花。初夏增施1次磷肥,以便种子饱满充实。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用途

梭罗树为常绿的观赏花木,白色密花盛开时,好似雪盖满树,幽香宜人,是值得应用的优良绿化观赏树。长成雄伟大树,且冬季保持常绿。

病虫害

主要发生草莓炭疽病炭疽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