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空战,是1938年中国空军抗击日军飞机空袭武汉的一场战役,中方主要指挥官为李桂丹、刘志汉等人。

1938年2月18日,日机空袭武汉,中国空军奋起反击,12分钟击落12架敌机,拉开了武汉空战的序幕。4月29日,在武汉空战第二次大规模交战中,中国空军击落日机21架,其中战斗机11架,轰炸机10架,取得抗战以来最光辉的一次胜利。5月31日,日军又派驱逐机36架,重轰炸机18架从皖境迳向武汉进犯。中国空军予以痛击,先后击落敌机14架。8月3日,日机高达近70架,其中轰炸机18架,护航战斗机50余架。中国空军按照预定作战方案迅速起飞迎敌,击落日机12架,俘虏数名日军飞行员。

武汉空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空中战役之一,以光辉战果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所谓掌握“制空权”的谬论,给不可一世的“空中武士””“四大天王”和“木更津市”“佐世保市”等日本强盗以沉重的打击。

历史背景

“七・七”事变后,日机频繁轰炸武汉,特别是南京失守后,日军大本营命令航空兵团加紧对武汉实施狂轰滥炸,至1938年6月止,日寇飞机侵犯湖北先后共有490架次,轰炸44次,投弹1572枚,给武汉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1938年1月5日,苏联志愿军百余人驾驶着新型飞机“卡秋莎”“达莎”等抵武汉,加入中国空军作战。

空战过程

2・18空战

1938年2月18日,日本空军开始对武汉进行大规模的袭击。当天中午12时左右,日空军组织的26架战斗机和12架轰炸机,在安徽和江西省的交界处进行会合之后,直接向武汉飞去。

隶属于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的第二十一、二十二和二十三中队,马上升空迎战。在武汉上空高5000米到几百米的范围内,中日双方的几十架飞机互相缠斗在一起,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在战友的配合下,中国空军第二十一中队的柳哲生首先击中日机。第二十二中队的H-15机群被12架日军飞机紧紧咬住,日机不仅在数量上占优势,而且在战术位置上也占据着比较主动的地位。面对这种情况,大队长李桂丹沉着应对,指挥第二十二中队与日机进行周旋,凭借优势的火力与日机展开空中格斗,很快形成了单机混战的态势。中队长刘志汉最先将一架日机击落。在搜索日机的过程中,第二十三中队的8架H-15驱逐机编队发现第二十二中队处于非常不利的态势,马上协同第二十二中队作战,将2架日机击落。

以前日机来袭击的时候,武汉人民都是急忙躲进地下室,而在此次二一八空战进行的时候,人们都爬到屋顶上观战,为中国空军将士的表现喝彩、助威。

此次空战持续了12分钟,被第四大队击落的日机恰好也是12架。取得胜利的同时,第四大队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掩护战友作战时,大队长李桂丹的飞机不幸被日机击中,中队长吕基淳和飞行员巴清正、王怡、李鹏翔等4人则不幸牺牲,为国捐躯。

中国空军12分钟内将12架日机击落的消息迅速在武汉三镇传遍了,百万中国军民欢呼雀跃。2月21日,武汉2万多名各界民众举行了空前盛大的游行和集会,庆祝中国空军取得大捷,同时也悼念牺牲的烈士们。

4・29空战

日军在二一八空战中吃了大亏,有两个多月不敢大胆侵入武汉领空,只是偶尔在夜间前来偷袭。4月20日左右,中国空军在孝感市驻扎的一架飞机在进行试飞时将日军的一架侦察机击落,在日军飞行员的日记本上发现了一个重要情报:日军准备在4月29日(日本天皇的生日,即日本的“天长节”)这天将驻守武汉的中国空军主力一举消灭为天皇祝寿。获悉日军的这一计划之后,武汉空军马上就将中苏两个大队的战斗机都调到武汉集中,准备迎战。

日海军“左世保”第二航空队被调来执行轰炸武汉的任务。4月29日下午2时30分,由70架左右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编成的日军混合机群,进犯武汉。中国空军和苏联志愿航空队70多架飞机升空迎战。

空军第四大队再一次投入到战斗之中。在武昌上空,第四大队和日机的比例是1:4。但中国和苏联组成的航空队并没有惧怕日军,而是英勇地冲进日军的机群中间和日军展开了厮杀。开战仅仅5分钟,少尉飞行员陈怀民抓住战机,首先告捷,一举击落一架日机。5架日机马上就向陈怀民扑了过来,向陈怀民驾驶的飞机进行猛烈的射击。陈怀民驾驶飞机和日军展开生死搏斗,不时抓住战机,发起攻击。不幸战机多处中弹,已难以操纵。在生死存亡的关头,陈怀民本可以弃机跳伞求生,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将飞机开足马力,向附近的一架日机机背高速撞去,以身作弹,与日军同归于尽。在陈怀民英勇行为的鼓舞之下,中苏空军的战士们在战斗中表现得越来越勇敢,经过30分钟的激烈战斗之后,击落日机21架,其中战斗机11架,战略轰炸机10架,取得抗战以来最光辉的一次胜利。

5・31空战

对于“天长节”空战的惨败,日军仍不甘休。5月31日,日军又派驱逐机36架,重轰炸机18架从皖境迳向武汉进犯。在前两次空战中杀出威风的苏联空军志愿队和中国空军第四大队迅速派机迎击,遂于汉口北方上空,发生激烈空战。中苏将士驾机奋勇上前,先将敌机队形冲散,然后集中火力,将敌机各个包围攻击,敌轰炸机见我已有戒备,不敢进入市区上空,调头东窜,中国空军立即穷追猛打,予以痛击,先后击落敌机14架。

8・3空战

8月3日8时许,中国地面防空力量纷纷就位,肩负歼灭来犯敌机重要使命的中国空军部队也早已准备就绪,只等号令。地面民防体系也开始运作起来。

时间刚过9点,远方便传来飞机轰鸣之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响。日机来势汹汹,第一批高达近70架,其中轰炸机18架,护航战斗机50余架。早已求战心切的中国空军驱逐机编队,按照预定作战方案迅速起飞迎敌。后来得知,来犯敌机是从位于安徽的机场起飞,沿长江一路奔袭而来的。

激烈的空战很快在武昌南郊上空展开,只见双方你来我往,战机上下翻飞,轰鸣声、枪炮声响成一片。9时30分许,日军一架重型轰炸机被中方战机一阵猛追,落荒而逃最终在黄石港上空一带被击中坠毁,地面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中国战机乘胜追击,又有11架日军飞机受损坠落。战斗过程中,一架中国战机起火,飞行员驾机撞击敌机,随后成功跳伞。此次空战,日军被击落12架飞机,数名飞行员被俘,中国方面失踪6架飞机。

空战烈士

仅列举部分,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2012年8月15日,位于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的中国抗日空军烈士墓,被武汉市文化局正式授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陈怀民名列其中。在江岸区,至今还有一条马路名为“陈怀民路”,以纪念这位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雄。

2024年4月4日,建成了“保卫大武汉中国空军英烈墓园”及中国抗日空军烈士纪念碑。总体为倒三角斜四面体造型,代表飞行器与机翼,挺拔向上,象征着中国空军烈士英勇不屈的抗战精神。

影响意义

从1937年底至1938年底的武汉抗战时期,浴血奋战的中苏空军表现出色,共击落和炸毁日机78架,炸沉日艇23艘,谱写了一曲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壮歌。

武汉空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空中战役之一,以光辉战果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所谓掌握“制空权”的谬论,给不可一世的“空中武士””“四大天王”和“木更津市”“佐世保市”等日本强盗以沉重的打击。

参考资料

87年前的武汉,空战英雄陈怀民与日寇血战长空.新浪网.2025-02-19

中苏空军并肩作战 武汉空战首次大捷.湖北省人民政府.2025-02-19

武汉空战:抗日战场上以弱敌强的中国雄鹰.凤凰网.2025-02-19

武汉抗日空军烈士墓被授予文物保护单位(图).凤凰网.2025-02-19

清明追思|保卫大武汉,他们在空战中壮烈牺牲.腾讯网.2025-02-19

不朽的雄鹰——追记可歌可泣的武汉大空战.新浪网.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