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榴莲(英语:Typhoon Durian,国际编号:0621,JTWC编号:24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Reming),是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21个热带气旋。泰国榴莲(泰语:ทุเรียน)是由泰国提供的名称,意指泰国人喜爱的一种水果。这是该名称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使用。由于榴莲造成极大的灾害,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39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决定把“榴莲”这个名字退役,由“莽吉柿”替代。菲律宾的由台风“榴莲”引发的特大地质灾害事件也为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敲响了警钟。台风“榴莲”的菲律宾名称“Reming”也在稍后退役,并用“Ruby”替代。
命名由来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方法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榴莲”是由泰国提供的名称,是泰国人喜爱的一种水果。这是该名称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使用。
物理特征
台风榴莲与2006年其他袭击菲律宾的高强度台风强台风象神、强台风珍珠、强台风尤特、台风飞燕、超强台风西马仑一样,均在登陆之前出现了较强的爆发,这说明菲律宾以东的高海温和高潜热,有利于台风的加强。而这些台风大都由于冷空气的影响经过菲律宾后转向西南方向而影响越南,并在南海海面上再次加强,对越南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泰国榴莲”登陆吕宋岛之前的20天之内,另外两个超强台风“台风西马仑”和“飞燕”先后袭击该岛,再加上“榴莲”登陆时遇上了菲律宾马荣火山喷发,导致灾情雪上加霜,这也是“榴莲”造成菲律宾超过千人死亡或失踪的主要原因。
发展过程
命名
一片低压区92W脱离了低纬云团,在雅浦岛西南生成,2006年11月23日,由于流出环境良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给予Low的评级,认为其在接下来24小时内发展成热带气旋的概率为30%,随后评级提升为Medium。但其后在低纬的副热带高压引导下缓慢向西移动,受到垂直风切变的影响一直没有很大的发展,直到2006年11月26日14时风切减弱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才认为其加强为热带风暴24W,同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泰国榴莲”。此时此刻,“榴莲”位于东经144度,而纬度在10度以内。此时已近12月,但北纬10度一带的海水温度仍高达28摄氏度左右,风切变十分微弱。此时的副热带高压也向南移到了仅仅10度左右,这使得“榴莲”免受不利条件的影响。
第一次
在一切良好条件的推动下,“榴莲”逐渐吸收周围的水汽,环流稳步扩大。2006年11月27日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于11月28日2时,国家气象中心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在同时也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28日8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认为台风“泰国榴莲”已经进入其责任区,并将其命名为Reming。 11月28日2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台风。同时,中央气象台也将其升格为台风。29日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榴莲”于11月29日上午迅速增强,11月29日14时,中央气象台直接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并在20时给予了65m/s的风速评价。此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其135kt的评价,是其下属分级的四级台风的封顶强度,同时也是继台风象神、台风西马仑、台风飞燕后,于2006年秋天第4个在登陆菲律宾之前于菲律宾以东海域突然迅速增强至四级台风或以上的热带气旋,这可能和该区的海水温度较高有关。29日14时,日本气象厅也给出了105kt的风速评价,达到了其下属分级的“猛烈台风”级别。此时,台风“泰国榴莲”位于马里拉东南方向约325海里处。随后由于靠近陆地,“榴莲”的强度开始逐渐减弱。“榴莲”在11月30日上午在吕宋东南部第一次登陆,登陆强度超强台风级(55m/s,16级),30日14时,国家气象中心将其降格为强台风,“榴莲”以强台风的强度穿过吕宋岛,并于12月1日8时进入南海中部,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台风。
第二次
受到季风影响,“榴莲”于2006年12月3日在南海重新增强,3日8时,中央气象台认为其达到了台风级别的封顶强度40m/s,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认为其已经发展至三级台风强度,并给予100kt的风速评价,之后受冷空气影响,台风“榴莲”转西南偏西移动,由于结构受到破坏,强度不断减弱。12月4日8时,国家气象中心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此时“泰国榴莲”转向西南移动,靠近越南南部海岸。14时,日本气象厅也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2006年12月4日晚上,“榴莲”的对流于越南东南部沿岸重新发展,并重新发展出风眼,日本气象厅将其重新升格为台风,美国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重新升格为一级台风。中央气象台将其风速评价从25m/s上升至28m/s,但并没有升格为台风(33m/s)。12月5日4时左右,“榴莲”在胡志明市以南90公里内略过并第二次登陆。12月5日8时,国家气象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日本气象厅也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台风“泰国榴莲”10时进入泰国湾。由于此时“榴莲”的对流差不多全部消散,14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并停止编号,同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2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才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后续发展
“榴莲”的残余低压于2006年12月6日在泰国湾重新组织,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定为热带气旋残余发展成的热带扰动,它继续向西移动,横过马来半岛,进入缅甸海。在北印度洋,由于已是隆冬时节,海温很低,因此“榴梿”的残余云系并没有得到发展。12月9日14时,台风“泰国榴莲”残余云系在安达曼海彻底消散。
灾害影响
菲律宾
“榴莲”于2006年11月30日中午时分登陆吕宋东南部阿尔拜省,由于榴梿在菲律宾中部众岛屿间通过,其风眼没有经过大型山脉,故能一直保持三至四级台风强度横扫多个岛屿,因此破坏力惊人。“榴莲”横过菲律宾中部期间,在莱加斯皮市引发严重山泥倾泻,同时暴雨混合马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有三个城镇及村落并山泥和火山灰淹没。菲律宾政府表示,台风“榴莲”在当地已造成526人死亡、740人失踪,100万人直接受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越南
“泰国榴莲”在12月4日开始影响越南南部,当局疏散近9万人。“榴莲”以一级台风强度在12月5日中午前于胡志明市西南方的槟椥省登陆。在富国岛,有800艘艇沉没、约1100幢建筑物被吹去屋顶、90%电线杆被吹倒。“榴莲”已在越南造成55人死亡,26人失踪。
预报预警
菲律宾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AGASA)对卡坦端内斯省、阿尔拜省、北甘马粦省及南甘马粦省等地发出了最高级别的四号热带气旋信号,是一个月之内第三次发出此信号。
“泰国榴莲”于11月30日中午时分登陆吕宋岛东南部阿尔拜省,由于“榴莲”在菲律宾中部众岛屿间通过,其风眼没有经过大型山脉,故能一直保持三至四级台风强度横扫多个岛屿,因此破坏力惊人。“榴莲”横过菲律宾中部期间,在莱加斯皮市引发严重山泥倾泻,同时暴雨混合马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有三个城镇及村落并山泥和火山灰淹没。
越南
“榴莲”在12月4日开始影响越南南部,当局疏散近9万人。“榴莲”以一级台风强度在12月5日中午前于胡志明市西南方的槟椥省登陆。在富国岛,有800艘艇沉没、约1100幢建筑物被吹去屋顶、90%电线杆被吹倒。
名称退役
由于“泰国榴莲”造成极大的灾害,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39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决定把“榴莲”这个名字退役,由“莽吉柿”替代。由于榴梿造成超过60.5亿菲律宾比索的损失和1,400人死亡,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学和天文服务管理局把该台风的当地名称“Reming”从命名表中除名。以后将不再使用。2007选择“Rub”替代“Reming”。
参考资料
台风海洋.中央气象台.2024-09-24
“山竹”会被除名吗?其前任“榴莲”就因太凶被除名.央视网.2024-09-24
台风榴莲重伤越南(图).新浪网.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