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阿纳姆残奥会原计划与同年举办的奥运会同地举行,但由于未获积极回应,由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联合会主办。赛事在荷兰阿纳姆的帕彭达尔国家体育中心举行,共有12个大项和489个小项,吸引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973名运动员参与。此次残奥会的影响在于促进了四大残疾人体育团体的合作,并促成了残疾人运动会国际协调委员会(ICC)的成立。
赛事筹备
1976年起,残奥会组委会开始与1980年奥运会举办国苏联的体育部接洽,寻求共同举办的可能性。由于未能获得积极反馈,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联合会决定自行组织赛事。荷兰通过荷兰残疾人体育协会成功申办并筹办了本次残奥会。1977年,荷兰残奥会组委会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赛事筹备。此外,荷兰政府在军事方面提供支援,包括派遣军营军官协助工作。当地公共电视台特别开设节目,助力筹款活动。
开幕仪式
1980年阿纳姆残奥会的开幕式于6月21日在帕彭达尔球场盛大举行,约有12,000名观众出席。荷兰王室成员玛格丽特公主亲临现场,宣布赛事正式开幕。参赛选手中,轮椅运动员占多数,达到1,055名,其次是截肢运动员452名,视障运动员341名,以及首次亮相残奥会的强直型脑瘫运动员125名。尽管南非最初有意参赛,但由于其实施种族隔离政策,最终被禁止参与。
竞赛情况
1980年阿纳姆残奥会上,运动员们在多个级别中竞争,导致奖牌数量激增,直至两届之后的残奥会才有所缓解。在这次残奥会上,新西兰选手Neroli Fairhall在轮椅女子双打射箭项目中夺冠,并在四年后再次出现在洛杉矶残奥会上。坐式排球和盲人门球分别作为新项目加入残奥会,荷兰国家男子足球队和德国队分别在此两个项目中取得胜利。美国选手Trischa Zorn在游泳项目中共赢得七枚金牌。加拿大截肢运动员Arnold Boldt在田径赛场上的跳高项目中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并摘得金牌。
影响与评价
阿纳姆残奥会对残疾人群体的体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增强了四大残疾人体育团体之间的合作,还推动了残疾人运动会国际协调委员会(ICC)的建立。这一举措为后来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PC)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管理机构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