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是一部由黄健中执导,葛健编剧,苏日雅、骆文博、巴森等人共同主演,仕奇集团和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共同推出的大型民族题材历史正剧。
《忽必烈》讲述了十三世纪伟大历史人物、大元王朝的缔造者忽必烈大帝波澜壮阔的一生。1215年,蒙金交战时忽必烈出生。他自幼受成吉思汗赏识,9岁迎接其凯旋,1226年,忽必烈献计助蒙古攻打西夏,尽显军事天赋。成吉思汗病逝后,孛儿只斤·窝阔台妻乃马贞氏毒死孛儿只斤·拖雷,忽必烈与家人避祸韬光养晦。孛儿只斤·贵由、孛儿只斤·蒙哥先后称汗,蒙哥曾夺忽必烈中原治理权,派他远征。蒙哥战死后,忽必烈与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率先称汗并获胜。在刘秉忠等人建议下,忽必烈建立融合中原与蒙古特色的国体,定国号为元,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成为中国首位少数民族皇帝。
剧情简介
《忽必烈》讲述了十三世纪伟大历史人物、大元王朝的缔造者忽必烈大帝波澜壮阔的一生。
少年时期
公元1215年,蒙古与金交战,托雷之妻在战火中生下忽必烈。忽必烈自幼被成吉思汗认可,称必成大器。他年少时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气质,9岁时,在故乡和林迎回征战归来的成吉思汗。1226年,蒙古攻打西夏,遇到顽强抵抗,成吉思汗身体也愈发虚弱,忽必烈提出烧敌军粮草的计策,成功帮助蒙古军合围西夏中兴城,活捉敌方主将,展现出军事天赋。
青年时期
成吉思汗病故后,孛儿只斤·窝阔台继承汗位。窝阔台之妻乃马贞氏视孛儿只斤·拖雷为心腹大患,设计将托雷毒死。忽必烈和母亲帖尼以及妻子察必离开脱列哥那势力范围,韬光养晦。后来孛儿只斤·贵由坐上大汗之位,贵由死后,孛儿只斤·蒙哥成为大汗,委以忽必烈重任。但蒙哥曾听信谗言,削夺忽必烈治理中原之权,命其征吐蕃和大理白族自治州。
争夺汗位与统一全国
蒙哥在一次战役中身亡后,忽必烈与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忽必烈率先称汗,阿里不哥六个月后也登上汗位,双方爆发战争。最终,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成为草原上的真正霸主。在降臣刘秉忠等人的建议下,忽必烈建立了中原王朝和蒙古帝国相结合的国体,将国号改为元。之后,忽必烈继续着手统一中国的步骤,最终完成统一中国和治理国家的伟大事业,成为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皇帝。
角色介绍
剧集制作
创作背景
黄健中对《忽必烈》怀有的情感,不是“热爱”二字可以概括,而是一种“景仰和敬佩”。正因他深知这部作品的意义,《忽必烈》才能顺利杀青。编剧葛健为《忽必烈》这部戏酝酿了十年,其中场景的设计、搭建就耗时三年。2016年9月初,葛健和黄健中在一次交谈中,提到了《忽必烈》,并邀请黄健中出任总导演。这部剧本达160万字,完整描绘了忽必烈从诞生到走向辉煌,直至暮年的一生,忽必烈身上展现的帝王光辉,让黄健中内心充满敬仰。黄健中也意识到,很多中国人对忽必烈缺乏了解。忽必烈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皇帝,在世界舞台上创造了诸多奇迹。他不仅继承了成吉思汗的丰功伟业,更是一位草原革新者,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黄健中坚信,通过影视作品探讨、展现这样一位帝王,对当下的中国很有价值。
拍摄过程
2017年2月22日,电视剧《忽必烈》于北京正式开机。3月31日,剧组转场至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在此进行了近5个月的拍摄工作。随后,剧组奔赴山东东平,开展为期1个月的取景拍摄。拍摄任务进入后半程,剧组兵分两路,一个摄制组前往无锡,另一组则留在北京,同步推进拍摄进度。整个拍摄期间,剧组约500名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原定8个月的拍摄周期,最终在7个月内完成,彰显了团队的协作与执行力。
2017年9月26日,电视剧《忽必烈》成功杀青。这部剧围绕忽必烈的一生展开,剧组工作人员在拍摄过程中克服困难,力求真实还原忽必烈开疆拓土的历史场景,最终打造出这部史诗般的恢弘巨制。
角色选择
《忽必烈》的出品方始终秉持选拔和培养新人的理念,这使得整个剧组人员呈现年轻化趋势,从执行导演、副导演、制片人,到主要演员,大多由年轻人担纲。在角色海选阶段,剧组坚持“什么民族就由什么民族的演员饰演”的原则,广泛吸纳多元民族与国籍的演员。蒙古国演员、意大利演员踊跃参与,剧组中还汇聚了新疆蒙古族人、西藏自治区藏族同胞、新疆维吾尔族同胞等不同民族的演员。其中,蒙古族演员占据了一半以上的角色份额,他们以文化底蕴和演技,为剧集注入了生命力。
幕后花絮
青年演员苏日雅为诠释好忽必烈这一重要角色,他反复进行试演,持续打磨演技。此前,苏日雅长期活跃于舞台剧和话剧领域,此番在《忽必烈》中担任主演,不仅是他首次涉足电视剧主演工作,更是其演艺生涯中戏份最多的一次挑战。尽管开拍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正式拍摄初期,苏日雅依然碰到不少难题。在参与《忽必烈》拍摄的200余名演员中,苏日雅作为绝对主演,戏份最多、任务最为繁重,每天需完成十余场戏的拍摄。即便工作强度大,他仍利用业余时间,重温电视剧《成吉思汗》,并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夯实对那段历史的理解。身为蒙古族演员,苏日雅还克服了语言上的挑战,力求将角色的每个细节都展现到位,将作品完美呈现给观众。
《忽必烈》中的弘吉剌·察必,她既是一代帝王忽必烈的妻子,也是女政治家。2017年初,骆文博接到剧组邀请,出演察必皇后。时年骆文博演艺经验少,这对她而言是挑战。现实中,骆文博是舞者。12岁起,她在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后升入北京舞蹈学院深造。在此期间,她接触了蒙古族舞蹈,还主演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鸿雁》等四部蒙古族舞剧,对蒙古族文化的气质有所体会。虽说此前没有影视剧表演经验,但从舞剧中饰演孛儿帖皇后,到这次出演察必皇后,骆文博对蒙古族女性的理解深刻。作为非专业演员的舞者,骆文博扮演蒙古族皇后压力很大。而此次饰演弘吉剌·察必,挑战不仅在于从舞者到演员的身份跨度,还在于年龄跨度——从青年演到老年,需要将将察必皇后的一生呈现给观众。
十几年前,仕奇集团推出电视剧《成吉思汗》,巴森凭借演技,塑造成吉思汗这一经典形象,给观众留下印象。如今,内蒙古仕奇集团联合内蒙古草原文化发展基金会,再次筹备推出电视剧《忽必烈》。巴森扎布再度加盟,凭借其沉淀和积累,带着对角色的理解,再次走进观众视野。
在电视剧中,克烈·唆鲁禾帖尼这一角色由蒙古国演员甘齐齐格饰演。剧中,唆鲁禾帖尼育有四个亲生孩子,还收养了一个孩子。这五个孩子的少年、青年、中年阶段,分别由不同演员接力塑造,但唆鲁禾帖尼自始至终都由甘齐齐格一人扮演。凭借其演绎,呈现出角色的发展脉络与性格变化。
《忽必烈》拍摄期间,年轻的执行导演斯德布在剧组中直面诸多挑战。《忽必烈》剧组进驻正蓝旗后,拍摄工作已持续三个多月。初到之时,积雪刚刚融化,剧组抢拍冬日雪景,随着时间推移,又历经了春季与夏季的拍摄,切身体会到电视剧拍摄远超想象的艰难。外景拍摄很大程度上依赖天气条件。春季多风,在拍摄蒙古包内场景时,狂风时常将蒙古包掀翻;夏季则降雨频繁,一场雨就会中断拍摄,导致剧组必须在雨停后重新布置场地,才能继续工作。尽管拍摄过程中困难重重,斯德布在承担繁忙执行导演工作的同时,还客串出演兀良合台将军。
播出信息
2021年5月11日,《忽必烈》取得发行许可证。截至2025年4月8日,该剧未播出。
参考资料
忽必烈.豆瓣.2022-01-24
《忽必烈》杀青后,听制片人讲述关于忽必烈剧组的那些事儿.nmonline.2025-04-07
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忽必烈》、电影《闪电烈马》封镜新闻发布会,暨少数民族影视与草原文化传播研讨活动举办 .nmonline.2025-04-07
电视剧《忽必烈》官方网站.电视剧《忽必烈》官方网站.2025-04-07
800年前的风云聚汇之地,如今再现忽必烈大帝的传奇.nmonline.2025-04-07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2021年第二季度 全国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情况的通告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情况的通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5-04-07
电视剧《忽必烈》官方网站.nmonline.2025-04-07
电视剧《忽必烈》官方网站.nmonline.2025-04-07
巴森扎布将在2017年史诗大剧《忽必烈》中再度饰演圣主成吉思汗.nmonline.2025-04-07
知名蒙古国演员甘齐齐格倾情演绎“四帝之母”唆鲁禾帖尼的一生.nmonline.2025-04-07
听总导演黄健中是如何评价《忽必烈》这部剧的.nmonline..2025-04-07
大型历史连续剧《忽必烈》在北京杀青封镜,精彩片段抢先看.nmonline.2025-04-07
深入《忽必烈》剧组,看执行导演斯德布如何兢兢业业“身兼数职”.nmonline.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