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卡伊丹斯基(Edward Kajdański,1925年-2020年9月10日),波兰著名汉学家、前波兰驻华外交官、作家。

卡伊丹斯基一直从事着波中两国文化交流和汉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并撰写出版了许多相关文章和书籍,包括介绍了18位波兰人的命运和经历与中国密切相连的著作《长城的巨影——波兰人是怎么发现中国的》,详细介绍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贸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书籍《丝绸——帆船和马帮之路》以及介绍西方最著名汉学先驱者之一的卜弥格生平和业绩的巨著《明王朝的最后使者卜弥格传》等。

2020年9月10日,爱德华·卡伊丹斯基逝世,享年95岁。

人物履历

教育经历

1944年就读于哈尔滨理工大学

1947年就读于哈尔滨市红十字学院,开始学习医药学;

1950年获得工程师学位;

卡伊丹斯基先生和他的艺术作品(3张)

50年代初返回波兰,获得硕士工程师学位。

工作经历

开始工作于格但斯克理工大学中央农产品及食品学院;

1963至1968年在波兰驻华使馆商务处工作;

1971至1972年任波兰驻华使馆一等秘书;

1979年起任波兰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

个人生活

1925年,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出生于中国哈尔滨一个波兰家庭,在那里他先后就读于亨利克·显克维奇命中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1951年,卡伊丹斯基随家人一同返回至波兰的格但斯克,之后又多次以波兰驻华外交官的身份来到中国。

人物逝世

2020年9月10日,波兰著名汉学家、前波兰驻华外交官、作家爱德华·卡伊丹斯基逝世,享年95岁。

出版著作

卡伊丹斯基先生一直从事汉学和东方学的研究,之年仍笔耕不辍,现已出版这方面的著作20余部,部分书目如下:

1、《明王朝的最后使者卜弥格传》(MichałBoym–OstatniWysłannikDynastiiMing)

该书已译成中文。卡伊丹斯基先生认为,西方传教士都是出色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可是对于小行星3789的医学和自然地理,除了卜弥格外,都所知甚少。所以,在以上方面的中学西传,卜弥格不仅是第一人,而且很长时期内在欧洲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2、《丝绸—帆船和马帮之路》(Jedwab-SzlakamiDżonekIKarawan)

这本书由卡伊丹斯基先生与女儿亚力山得娜·卡伊丹斯卡共同撰写,书中介绍了中国丝织品的生产以及这些产品在中亚近东欧洲销售和普及的历史。

3、《长城的巨影—波兰人是怎么发现中国的》

这本书依次介绍了18个波兰人,有旅行家、作家和学者,他们一生的经历都和中国密切相连,并且通过各自的努力,使波兰人和欧洲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69年经济发展概述》

5、《中国与外部世界》

6、《卜弥格的中国药典》

7、《卜弥格的中国地图集》

8、《卜弥格的中医学》

9、《珠江三角洲》

10、《中国》(Chiny)

11、《中国辞典》(ChinyLeksydon)

12、《中国医药的秘密》(SekretyChińskiejMedyciny)

13、《中国医药杂志》(MedycynaChińska)

14、《贝尼约夫斯基的秘密》(PamietnikiMaurycyBeniowski)

15、《中国的丝绸与服装》(JedwabIUbiorWChinach)

文学作品

除了在东方学方面的建树,卡伊丹斯基先生还集作家、记者、画家多种身份于一身。他14岁时就在学校办的报纸上发表介绍中国的文章。波兰广播与《了解世界》、《波罗的海日报》等报刊杂志都与其有过合作。波兰广播从他那里购买了《西藏公主》(以笔名AleksanderFranchetti出版)和《阿姆班苏梅寺之宝》两本小说的版权。

卡伊丹斯基先生擅长绘画,至今为止已创作了200多幅作品。在广州市工作期间,他开始学习中国画,曾师从著名画家、广州画院一级美术师沈文江先生。卡伊丹斯基先生受“云南画派”的影响,对“重彩”风格情有独衷。2013年4月,他那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画作在各但斯克首届中波地方论坛开幕式展出,受到中波与会代表和来宾的好评。卡伊丹斯基先生的画作亦通过COMEX公司以挂历的形式出版发行。

参考资料

波兰著名汉学家爱德华-卡伊丹斯基逝世 享年95岁_新浪新闻.新浪网.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