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潮,汉语词语,意思是风向与潮汐,一时的喧闹沸扬之事。
引证解释
1、狂风怒潮。
唐·储光羲《泊舟贻潘少府》诗:“行子苦风潮,维舟未能发。”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云儿飘,星儿摇摇,海--早息了风潮。”
2、风向和潮候。
唐·韩愈《送郑尚书序》:“其海外杂国……东南际天地以万数,或时候风潮朝贡。”
3、指很多人为迫使当局接受某种要求而采取的集体行动。
《老残游记》第十回:“五年之后,风潮渐起;十年之后,局面就大不同了。”
邹韬奋《学校与商场》:“北京大学前因免费问题,发生罢课风潮。”
4、潮流。指变动或发展的趋势。
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古学復兴,新教确立之后,学界风潮渐变。”
5、指飓风。
明·娄元礼《田家五行·论风》:“夏秋之交大风,及有海沙云起,俗呼谓之风潮,古人名之曰颶风。”
胡云翘《沪谣外编·山歌》:“八月棉花开旺潮,中秋节前后怕风潮。”
参考资料
风潮 (風潮)的意思 - 汉语词典 - 千篇国学.千篇国学.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