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固(?~467年),字号不详,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人。刘宋将领,泰山太守崔辑之子。
时人视其为寒士,早年为家族轻蔑。南下徐州市求仕,被徐州刺史刘骏以为从事,富有才干,深得赏识。宋孝武帝刘骏即位,破格提拔和重用,升为太子屯骑校尉,拜左军将军。大明二年,与殷孝祖等击溃北魏军队。三年,围攻广陵,参与平定竟陵王刘诞叛乱。大明三年,拜齐郡、北海二郡太守,迁宁朔将军、冀州区刺史,镇守历城区。
刘彧刘即位后,不满皇帝弑君自立,与薛安都、沈文秀等起兵响应孝武帝直系刘子勋政权,反对宋明帝。刘子勋之乱平定不久,北魏趁着刘宋内乱,发兵进犯刘宋青州市和冀州,崔道固和沈文秀协助朝廷,共同抗击北魏大军。泰始五年,坚守历城三年后,终因外无援兵,城中食尽,城破被俘,押送平城。不久死在北魏境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崔道固,清河人。父亲崔辑曾任刘宋的泰山太守。由于崔道固不是崔辑嫡妻所生,其母出身崔辑府中的婢女,地位极其低贱,他的嫡母兄崔之、崔目连等对他十分轻蔑,毫无兄弟情谊,经常在家族内歧视和排斥他,不把他当成与自己地位一样的家人。崔辑曾经为他向崔攸之说话:“以这个孩子的姿貌和识见,或许能振兴我们家的家门,你们为什么这么轻视他?”但这令崔攸之等人对他更差。
投靠刘骏
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当时刘宋的刘赞刘骏(宋孝武帝)担任徐、二州刺史,大力向四方征辟其他州的人担任从事。崔辑于是为儿子崔道固准备资费,让他南下徐州市,去求仕。崔道固到达彭城之后,向刘骏自荐自己,因谈吐不凡,又会武功,果然被刘骏看中,刘骏让他担任从事。崔道固身材容貌都非常美丽,举止优雅,擅长骑马射箭,爱好武功,刘骏渐渐开始赞赏他。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刘骏离镇徐州前,正赶上刘宋新任的青州市刺史刘兴祖前往青州赴任,中途经过彭城,与刘骏说起青州州府的人事,刘骏于是向他推荐崔道固,并对他说:“崔道固有如此的才华,怎么可以因为他是寒门人士而到老都不提拔呢?这样的话世人就会因为他是庶出,便更加欺侮他,真是令人叹息。”刘兴祖到任青州刺史后,马上征辟崔道固担任主簿,后转为治中。
孝武重用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骏刘骏即位后,崔道固先前因很有才干被孝武帝见知和赏识,崔道固被刘骏调回京师,担任太子屯骑校尉,不久升迁为左军将军。
大明二年(458年),北魏侵犯刘宋青、兖二州。元修派左军将军崔道固与右卫将军垣护之、屯骑校尉庞番、太子旅贲中郎将殷孝祖等赶赴前线抗击北魏大军。不久,宋军在青州市刺史颜师伯的指挥之下,大破北魏大军。次年,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谋反。孝武帝除了派沈庆之率军前往讨伐,又使豫州刺史宗悫统领豫州兵,徐州市刺史刘道隆统领徐州兵围攻广陵外,还令崔道固等人率领刚在青州与与北魏作战胜利的军队南下,与众军会合,由沈庆之指挥各路军队,合攻广陵,不久广陵被众军攻破。
大明三年(459年),崔道固出任齐、北海二郡太守。百姓焦恭挖古墓,得到玉,崔道固查明此事后,将玉铠献给朝廷,拘囚焦恭。后又入京任新安王刘子鸾北中郎议参军,永嘉王刘子仁左军司马。不久,被派往青州市招募人才。到青州后,青州长史以下官员前来拜,崔道固的嫡兄们逼迫崔道固的生母为客人斟酒炙肉,崔道固立即起身接过,对客人说:“家无人力,老母亲自动手。”客人们都知道是其嫡兄所为,纷纷起身拜谢崔道固生母,崔道固生母对他说:“我贱不足以回拜贵宾,你应答拜。”客人们都赞美崔道固母子,卑视其嫡兄们。
皮景和元年(465年),又被任命为宁朔将军,冀州区刺史,镇守历城区。
响应子勋
泰始二年(466年),进封辅国将军,又进封征虏将军。之前,刘彧刘彧政变推翻刘子业刘子业后,众多地方将领都尊奉刘骏刘骏之子刘子勋为正统,其中就有镇守北方边境抵御北魏的徐州市刺史、猛将薛安都。崔道固、沈文秀与薛安都等联合反对刘彧,推奉九江的刘子业之弟刘子勋为帝。双方主力的决战中,刘彧一方获得胜利,刘子勋的势力土崩瓦解。徐州刺史薛安都与益州刺史萧惠开、梁州刺史柳元、兖州刺史毕众敬、豫章太守殷孚、汝南县太守常珍奇等人都派使者到建康请求归降。明帝认为这些之前背叛自己的军队已尽在掌握,就想对他们炫耀军威,彻底平定地方势力。虽然大臣蔡兴宗、萧道成都市劝谏他,刘彧仍然一意孤行,令镇军将军张永、中领军沈攸之率五万大军北上迎接薛安都。薛安都疑惧,投降北魏,张永、沈攸之被南下的北魏军队打得大败。这种情势下,刘彧还崔道固本号,任徐州市刺史代替薛安都。崔道固不接受任命,派儿子崔景徽、军主傅灵越率军队支持薛安都。不久被土人起义进攻,屡战失败,闭门自守。
统军抗魏
等到宋明帝基本控制刘宋国内的局势后,宋明帝派使者慰问崔道固,崔道固奉诏归顺。在此之前,崔道固因担心自己之前起兵反抗刘彧,疑虑自己不能被建康朝廷所容,于是与沈文秀共同与北魏私下来往,一度打算投靠北魏,不过当宋明帝派人以厚赏和不追究之前行为等承诺的慰问崔道固后,崔道固于是放弃了投靠北魏的念头,转向归顺宋明帝的建康朝廷。不久,北魏军队到来,进攻刘宋青州市和冀州区,崔道固还是与沈文秀等坚守抗拒北魏大军,于是被魏军围困。北魏军队每次进攻,都被崔道固统军打败。
泰始三年(467年),朝廷任命他为都督冀、青、兖、幽、并五州诸军事、前将军、冀州刺史,加节,又进封平北将军。
身死异乡
泰始五年(469年),历城区被北魏军队攻克,崔道固被魏军押送到魏都平城区,另外北魏亦将和崔道固一同固守历城的一众青齐士人望族共数百家全部都押送到平城西北的北新城,并在那设立一个平齐郡,以此炫耀战绩和控制这些青齐的宋人望族,并以崔道固为太守。崔道固不久死在北魏境内。
人物评价
崔辑:“此儿姿识如此,或能兴人门户,汝等何以轻之?”
刘骏:“崔道固人身如此,岂可为寒士至老乎?而世人以其偏庶,便相陵侮,可为叹息。”
史籍载录
《宋书 卷八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南史》
《魏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二》
《北史》
家族世系
家族成员
父亲:崔辑
儿子:崔景徽
兄弟:崔攸之
崔目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