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佛殿基台,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琨瑞山之阳,地处古齐州通往泰山的古道旁。此地原有前秦时僧朗创建之朗公寺,隋开皇三年(583年 )改称神通寺。

正文

续高僧传》记述当时之建筑布局:“其制门阁两重,北为大雄宝殿,东曰迦蓝殿,西曰达摩殿,北有千佛殿。又北为方丈,东为禅堂。再北为法堂,两翼斋廊。寺西地敞豁,旧有藏经堂、转轮藏、钟鼓楼。”1964年发掘清理出石砌基台,东西13.3米,南北11.3米,高0.95米,叠涩成须弥座状。束腰部浮雕乐伎操持各种乐器,有拍板、鼗鼓琵琶箜篌、竹笙、排箫、吹角、腰鼓长鼓等,还有双头鸟和手托孔雀的壮士、舞伎。刀法流畅,风格豪放,当为唐朝遗存。另在基台上面,建有元明时代的钟身石塔1座和两块明代碑碣,说明早在元明之前,基台即荒埋地下。1980年沿基台外侧修建挡土墙及游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