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书学与理学》是由朱汉民、肖永明合著的一部学术著作,于200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书中详细探究了《四书》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与宋代理学思潮的关系,同时对不同学派在《四书》学解释上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

内容简介

该书系统性地追溯了《四书》学的起源,并详尽描述了其在两宋时期的变化和发展。作者还讨论了《四书》学与当时理学思潮间的紧密关联,并特别关注了朱熹理学思想与《四书》学的相互作用。此外,书中对濂学、关学、洛学、荆公新学、蜀学、湖湘学、象山学等多个学派在《四书》学阐释和理学构建方面所展现的独特学术特征和理论创新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作者不仅从经典诠释学的角度探讨了朱熹《四书》学的解读方法、学术成果和思想贡献,还在儒家人文信仰和实践功夫层面分析了朱熹《四书》学的学术成就和思想特色。这些分析旨在揭示儒家思想及其知识形态的历史特性和文化特性。

作者简介

朱汉民,出生于湖南邵阳,现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教授,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他在1998年荣获“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荣誉称号,并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朱汉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宋明理学和湖湘文化,他已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如《宋明理学通论》《湖湘学派史论》《圣王理想的幻灭》《中国学术史·宋元卷》和《湘学原道录》等。他还兼任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和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图书目录

上篇 导论

第一章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的研究状况

第二章 《四书》《四书》学及汉唐四门之学流变

第一节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概况

第二节“四书”之名的确立及《四书》学

第三节 汉唐《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门之学渊源流变

一、汉代的四门之学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门之学

三、隋唐时期的四门之学

中篇 宋代《四书》学的形成与理学体系的建构

第三章 宋代的儒学复兴活动及《四书》学的兴起

第一节 宋初社会特点及儒学的时代课题

第二节 宋代儒学的内外危机

第三节 宋初的儒学复兴活动及《四书》学的兴起

一、治学方法的变革与义理之学的形成

二、排斥佛道与辟佛新思路的寻求

三、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四书》学的形成

第四章 北宋《四书》学的形成与理学思想体系的初步建构

第一节 对《四书》的阐释、利用、发挥是理学思想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础

一、周敦颐之学与《中庸》《孟子》《论语

二、张载之学与《四书》

三、二程之学与《四书》

第二节 从《四书》学看北宋中后期儒学诸派的分歧

一、荆公新学及其《四书》学

二、苏氏蜀学及其《四书》学

三、从《四书》学看理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的异同及理学的特质

第五章 湖湘学、象山学与《四书》学

第一节 湖湘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四书》

一、湖湘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湖湘学派对《四书》的阐释、发挥和利用

三、湖湘学派与朱熹的学术分歧在《四书》学中的体现

第三节 象山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四书》

一、象山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象山学理论体系建构中对《四书》的阐释、发挥、利用

下篇 宋代《四书》学定型与理学体系完成

主要参考及征引文献

后记

参考资料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宋代《四书》学与理学.2024-09-10

宋代《四书》学与理.豆瓣读书.2024-09-10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读书.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