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马尔康县直波村拥有一座建于清朝乾隆的八角碉楼,高达43米,历经多次地震仍坚挺如初,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2001年7月,该碉楼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直波碉楼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尽管经历了三次大地震,且目前倾斜达2.3米,但它依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姿态,未见倒塌迹象。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当地政府正在积极研究并实施纠偏修复方案。

地理位置

直波碉楼位于马尔康市松岗镇的松岗碉群中,地处梭磨河两岸。其中两座碉楼坐落于直波村,即直波碉楼。这些碉楼自建成以来便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见证了村庄的历史变迁。

建筑特点

直波碉楼外形独特,呈现八角形,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形成锥状,采用石块和黄泥混合建造。内部共分十三层,各层通过木质楼梯相连,底层封闭,二层设有出入口,三层及以上则配备藏式斗窗用于采光和观察。由于其独特的构造和历史价值,直波碉楼已成为重要的文化地标。

参考资料

直波村 这里有,中国版的“比萨斜塔“ 碉楼村寨.搜狐网.2024-10-28

探秘中国版“比萨斜塔”:经历三次大地震不倒.环球网国内.2024-10-28

中国版“比萨斜塔”,经历3次大地震倾斜2.3米,数百年屹立不倒.百家号.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