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洞坐落在东巩镇双坪村,,250省道旁,距双坪集镇三公里。据《南漳县志》记载::十姑洞相传为东海龙王第十女修炼之处。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始得形成了这个神奇的岩洞。十姑洞呈南北走向,座北朝南,洞内高约数十米,深约千米。洞中有天,洞中有洞,洞中有水,水中有洞,真像是走进了东海龙王的宫殿一般;洞内石笋林立,形态万千,或如月光花,或如金猴探海,或如玉龙腾飞,或如少女婷婷,如莲花,如瀑布,似钟鼓擎天,又似北国冰雕,大的气势恢宏,煞是壮观;小的活灵活现,玲珑剔透,简直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燎乱,让人感觉似是走进了人间仙境。
地理位置
“十姑洞”位于南漳东巩镇,距县城140华里。洞呈南北走向,坐北朝南。传说很久以前十位仙姑居住洞内,故名“十姑洞”。
主要景点
洞内
洞内有四进厅堂,回绕曲折。钟乳石千姿百态,形状奇特。主洞、支洞人可至处约600米。洞顶平均高8米,最高处12米,最低处只能匍匐前进;洞平均宽10米,最宽处30米,最窄处只能侧身而过。跨入洞口,高大的“门厅”可容千人,厅内宽敞、明亮,地势平坦,形如体育运动场。沿门厅前行80米,进入“天厅”,洞顶有3米见方的天窗,阳光射入,别有洞天。传说仙姑们常在此赏月起舞。天厅西壁中有一支洞,传说是古人藏兵器、珍宝之处。过天厅进入“梳妆台”。这里石幔倒挂,十位仙女神态各异,或婷婷玉立、或左顾右盼、或盘膝打坐、或翩翩起舞。梳妆台前一小台为“拜佛台”,解放前老百姓遇到困难,常到台前烧香许愿。穿过梳妆台,洞身小巧,左右悬挂着两幅壁画,画面上岩浆欲滴,堆集的石笋如山峰、如海涛、恰似北国冰雕。再前行又一厅,圆形空旷,蝙蝠成百上千,穿梭乱窜,令人生畏,当地人叫“蝙蝠洞”。再前行,洞狭小,当地人称为“井门”。
洞外
过井门有一头石骆驼和一对石丝毛狗,形象逼真。洞顶钟乳石,若玉龙腾飞,雄狮昂首,少女娉娉,老鹰展翅,使人眼花缭乱。穿弧形洞口,进入“仙姑训狮”,有石若狮。再前行,穿“地石峡”,攀上“天石岭”,即闻哗哗流水之声,清脆悦耳。趋步下行,来到地下河畔,见一泉从北面洞口流出,经过30米的河段,缓缓流入南去的洞中。横涉暗河,登上10米多高的“云盘崖”,又有一景,一个巨大的石笋,跨水屹立在崖之左侧,围粗10米以上,高约3米,顶部似一女神端坐其上,用掌拍石,发出钟鼓之声。从“云盘崖”前进,有一半圆形洞厅,环围约30米,顶高约10多米,彩纹如万马奔腾,如龙飞凤舞,多形多姿。从这里北下,便是前面说的地下河的上游,沿水北上10多米,则洞小水窄,人不可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