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邺(825年一?),余杭区(今杭州市余杭区)人,有“诗虎”之称。其以七言诗见长,尤长律诗,多感怀、怨愤之作,与当时宗人罗隐、罗虬俱以能诗著称,号“江东三罗”。
罗邺在唐咸通年中,屡次应试不第。光启末年至大顺间(888年—891年),罗邺以垂老之身,踉啮北行,往帐前任职。生活在万里沙漠中,举目无亲,举事无成,前途无望,郁郁而终。光化中(898年—901年),以韦庄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
明代有人将罗邺置于“三罗”之首,辑有《罗鄞诗集》一卷,《全唐诗》卷六五四收其诗。《新唐书·艺文志》有传。
人物生平
罗邺(825年—?),字不详,余杭区人,有“诗虎”之称。约李儇干符中前后在世。父为盐铁吏,家钜万。子二人俱有文学名,罗邺尤长律诗,以七言诗见长。在咸通、乾符年间(860—879),时宗人罗隐、罗虬俱以声格著称,遂齐名,号“江东三罗”。其诗写身世之感,颇有理趣,如《仆射陂晚望》中有“身事未知何日了,马蹄惟觉到秋忙”之句,颇受宋人称许。间用俚语入诗,晓畅明白。明代有人将罗邺置于“三罗”之首,辑有《罗邺诗集》一卷,《全唐诗》卷六五四收其诗。罗邺在唐咸通中,屡下第,有《下第》句云:“故乡依旧空归去,帝里如同不到来”。江西省观察使崔安潜侍郎廉平时就很爱慕罗邺诗作,问江西,时罗邺适漂泊湘、浦间,欲用之,为幕吏所阻。既而俯就督邮,不得志,踉跄北征,赴职单于牙帐。在光启末年至大顺间(888—891),罗邺以垂老之身,踉啮北行,往帐前任职。生活在万里沙漠中,举目无亲,举事无成,前途无望,郁郁而终。罗邺去家愈远,万里风沙,满目谁亲,郁郁而终。光化中(898—901),以韦庄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罗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主要作品
《竹》《云》《芳草》《梅花》《东归》《牡丹》《莺》《早发》《题水帘洞》《冬日旅怀》《鸳鸯》
以上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罗邺所有作品.中华网.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