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Hang Seng China-Affiliated Corporations Index,HSCCI,也称“红筹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发布。该指数于1997年6月16日正式推出,2001年10月调整后以2000年1月3日为基日,基日指数为2000点。红筹指数是反映具有中资背景并于中国内地以外的地⽅注册及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表现的指标。
红筹指数将综合市值位列前25的成分股纳入红筹指数样本股,且每季度对样本股做调整,指数采用流通市值加权法。成为红筹指数成份股的公司,在中国内地单位所持有的股份至少达30%;红筹指数成份股公司至少须有50%的销售收入来源于中国内地。且红筹指数成份股公司在联交所上市满12个月,在过去一年内除停牌外,不可超过20个交易日无成交,红筹指数成份股公司为非国企H股,不包括外国公司和有价证券。
截至2023年12月29日,红筹指数共有成分股25只。
发展历程
背景
红筹股在香港证券市场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为了反映这一群体的走势,恒指服务有限公司于1997年6月16日正式推出了“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恒生红筹股指数)。
正式成立
中国香港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HSI Services Limited)于1997年6月16日,编制和发布的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Hang Seng China-Affiliated Corporations Index,HSCCI,也称“红筹指数”)。样本股包括32只符合其选取条件的红筹股,指数以1993年1月4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
后续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爆发,中资红筹股在香港回归期间达到历史高峰1997年8月28日红筹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4221.52点。以红筹指数作为参照依据的期货及期权合约则于1997年9月12日在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开始交易。引入红筹指数期货(“红筹期货”)及红筹指数期权(“红筹期权”)合约交易。同年10月,国际炒家开始大举狙击港元,在1997年10月23日“黑色星期四”当日,恒生指数暴跌1211点,红筹指数随恒生指数急落,跌至1960.59点,1998年8月底,香港特区政府击退国际炒家后,红筹随恒生指数开始回升。截止2001年7月31日,红筹指数成分股共47家,红筹股总市值为9643亿港元左右。因红筹股股价持续低迷,红筹指数期货成交量也逐步萎缩。香港交易所遂于2001年8月31日取消了该产品。
政策调整
随着2001年10月3日恒生综合指数系列的推出,红筹指数的基准日调整为2000年1月3日,基期指数调整为2000点,以与恒生综合指数系列一致。历史的指数值用换算率1.53179进行修正。
2001年10月3日,红筹指数被纳人恒生综合指数系列(Hang SengComposite Index Series,HSCI Series),而成份股的人选条件也做了修改,公司的经营地域须为中国内地才可纳入红筹指数的成份股,具体人选条件如下:
(1)持股要求。要成为红筹指数成份股,中国内地单位所持有的股份至少达30%。选择30%作为战略性持股的门槛,与中国证监会(Securities andFutures Commission,SFC)颁布的《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中的要求一致。
(2)对经营地域的要求。作为恒生中国内地综合指数(Hang SengMainland Composite Index,HSMLCI下的指数,红筹指数成份股公司至少须有50%的销售收入(视具体情况,也可参考利润或总资产等)来源于中国内地。至2008年2月初,共有30只成分股。
2012年12月10日,经恒生指数有限公司确认,光大控股正式纳入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2017年12月4日,华润医药被纳入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
基本概念
定义
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Hang Seng China-Affiliated Corporations Index,HSCCI,也称“红筹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该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反映红筹股公司股价表现的指标。该指数于1997年6月16日正式推出,将综合市值位列前25的股份纳入红筹指数样本股,且每季度对样本股做调整,指数采用流通市值加权法。指数刚推出时是以1993年1月4日为基日,指数值为1000点,2001年10月3日,为了与彼时推出的恒生综合指数系列看齐,重新订定指数以2000年1月3日为基日,基日指数为2000点。
特点
主要元素
计算方法
红筹指数采用资本市值加权法计算,恒生红筹股指数的计算公式与恒生指数相同。
红筹指数计算公式:。
选取与调整
条件
选取
持股要求:要成为红筹指数成份股,中国内地单位所持有的股份至少达30%。选择30%作为战略性持股的门槛,与中国证监会(Securities andFutures Commission,SFC)颁布的《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中的要求一致。
对经营地域的要求:作为恒生中国内地综合指数(Hang SengMainland Composite Index,HSMLCI下的指数,红筹指数成份股公司至少须有50%的销售收入(视具体情况,也可参考利润或总资产等)来源于中国内地。
红筹指数成份股不包括外国公司和有价证券。
综合市值(MV)排名最高的前25名证券将被选为红筹指数成分股。
基准指数的换手率测试:
证券在最近12个月里每个月的换手率以下列公式计算:
。
该月的换手率为0.05%或以上,该证券视为通过该月的换手率测试,证券须满足以下条件:
(a)最近12个月内最少10个月通过换手率测试;
(b)最近6个月内最少5个月通过换手率测试;
(c)若证券未能满足(a)及(b)所述要求,换手率少低于0.05%的月份进行以下的补充测试:i.计算证券该月的总成交金额;ii.若该月总成交金额排名位于全市场证券累计的首百分之九十以上,该证券通过该月的换手率测试;
(d)采用(c)所述之补充测试后证券满足(a)及(b)所述要求,亦视为通过换手率测试。对于港股,全市场证券指恒生综合指数选股范围内的所有证券;而对于A股,全市场证券则涵盖在上海交易所或深圳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
红筹指数中,排名低于30位的现有成分股将从指数中剔除,而排名20位或以上的非成分股证券将被纳入指数。根据证券的综合市值排名增加或剔除证券,以将成分股数量保持在25个。
调整
恒指公司依照各指数编制方案所订之周期对恒生指数系列的成份股进行定期检讨。红筹指数每季度对样本股做调整。
季度检讨的数据截止日期为每年三月底、六月底、九月底及十二月底。定期检讨结果通常于数据截止日后八星期内公布。成份股变动将根据指数调整时间表生效。
既有成份股不会因快速纳入机制被剔除,对于固定成份股数目之指数,成份股数目将于下次定期指数检讨中重设。如快速纳入机制的原生效日为公布定期检讨的下一个交易日及定期检讨生效日后的两个交易日之间(包括首尾两日)的任何一日,该次快速纳入将会与定期调整一同生效。
在定期调整生效日之前,若即将被纳入成份股的证券停牌,该证券一般会如期被纳入指数。若即将从相关指数中剔除的成份股停牌,而且连续停牌少于三个月,该成份股一般会以最后成交价从相关指数中剔除。恒生指数公司拥有处理停牌证券最终做法的决定权。
成分股
截至2023年12月29日,红筹指数共有成分股25只。
数据表现
衍生产品
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期货合约的推出,为中资企业投资者提供投资及对冲工具,有助于直接管理持有这些公司股票的风险。
红筹期货及期权合约的特点及交易细则,与在期交所交易的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合约的类似,其分别在于新推出的红筹期货及期权合约的交易,是通过期交所的自动化交易系统进行,而该系统是现时日转期汇及股票期货采用的同一个交易系统。红筹期货场的交易由买卖盘带动,而红筹期权巿场则设立庄家制度,以提供流通量。
红筹期货及期权合约并非就红筹股引入的首批衍生产品。就个别红筹股及一篮子红筹股而发行的认股权证,在联合交易所內交投活跃。此外,亦有个别红筹股的股票期货在期交所进行交易。
价值意义
引入红筹指数期货(“红筹期货”)及红筹指数期权(“红筹期权”)合约交易,不但可利便投资者对沖其现货巿场持仓风险,而且亦有助扩展香港巿场的深度。
相关事件
截至1997年8月底,红筹指数成分股的总巿值为3,740亿港元,占香港巿场总巿值(43,350亿港元)的8.62%(高于1996年8月时的3.05%)。红筹指数成分股的每月成交额占巿场总成交额的比率,由9%倍升至18%。
红筹指数2000—-2008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7%。
参考资料
Catalogue 恒生指數系列.恒生指數.2024-01-30
恒⽣香港中資企業指數.恒生指數公司.2024-01-24
香港证券市场概述|港股.网易财经.2024-01-25
财经事务委员会于1997年10月6日举行的会议红筹指数期货交易的前景及为投资者提供的保障.财经事务委员会.2024-01-24
光大控股被纳为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 | 光大控股.光大控股.2024-01-25
华润医药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 )中国指数.华润集团.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