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泥炭藓(学名:Sphagnum magellanicum)是泥炭藓科下的一种藓类植物,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美洲和欧亚大陆的湿润北方森林中。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泥炭醇、Sphagnorubin、泥炭藓酸、肉桂酸软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咖啡酸、对香豆酸、Arachidonic acid、糖类和铝、钙、钾、铁、镁、锰等。

形态特征

中位泥炭藓的茎叶呈舌形,长1—2毫米,宽0.7—0.8毫米,先端往往较阔,具分化白边,常内卷;叶中上部之大形无色细胞密被螺纹,背面密被对孔,下部则具中央孔,螺纹不明显。每枝丛具4枝,2强枝,枝条表皮细胞具纹孔。枝叶呈卵圆形,长1.4—2毫米,宽1.1—1.3毫米,内凹,先端内曲呈兜形;无色细胞腹面具大形圆孔,背面则多为角隅厚边对孔;绿色细胞在枝叶横切面观呈椭圆形,位于叶片中部,背腹两面完全为无色细胞所包被。雌雄异株,雄枝往往带紫红色,雄苞叶大,呈阔卵形。孢子粉红色,外壁密被疣,直径为24—28微米。

生长环境

中位泥炭藓生于海拔2000—3000米的沼泽地或针叶林下,也见于杜鹃灌丛下及塔头水湿地。

地理分布

中位泥炭藓在中国分布于安徽、贵州省黑龙江省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台湾及云南省。此外,该物种也广泛分布于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印度尼西亚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欧洲、非洲南部、马达加斯加岛、南北美洲等地。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