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甸刺玫(学名蔷薇属 praelucens Byhouwer)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灌木,高2-3米;枝粗壮,弓形,紫褐色,散生粗壮弯曲皮刺。小叶7-13,连叶柄长5-13(-20)厘米。花单生,基部有叶状苞片花梗短粗。长3-6厘米,密被绒毛和散生腺毛。果实扁球形,绿褐色,外面散生针刺,萼直立;宿存。花期6-7月。

分布于中国云南(香格里拉市)。多生于海拔2700-3000米的向阳山坡丛林中。

中甸刺玫是珍贵的高山花卉资源,是高海拔地区的园林绿化树种,也是月季杂交育种的重要亲本材料。

形态特征

灌木,高2—3米;枝粗壮,弓形,紫褐色,散生粗壮弯曲皮刺。小叶7一13,连叶柄长5—13,(一20)厘米;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3.5(一6)厘米,宽7—12(一23)毫米,先瑞圆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上半部有单锯齿或不明显重锯齿,下半部全缘,上面暗绿色,上下两面密被短柔毛,下面在叶脉及边缘密被长柔毛;小叶柄和叶轴密被绒毛和散生小皮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三角形或披针形,两面被柔毛,边缘有腺毛。

花单生;基部有叶状苞片花梗短粗乙长3—6厘米,密被绒毛和散生腺毛;花直径(5)8—9厘米;萼筒扁球形,外被柔毛和稀疏皮刺,萼片卵状披针形,顶端叶状,全缘,内外两面均密被绒毛状长柔毛或外面基部近无毛,比花瓣稍短;花瓣红色,宽倒卵形,长3—4.5厘米,先端圆或微缺;雄蕊多数,长于花柱;花柱离生,密被长柔毛b果实扁球形,绿褐色,外面散生针刺,萼直立;宿存。花期6一7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香格里拉市)。多生于海拔2700-3000米的向阳山坡丛林中。中甸刺玫分布地理位置为27°15′00″-27°41′16″N,99°43′58″-99°51′53″E。其分布相对集中区域在小中甸镇内,主要以斑块样分布在海拔3241-3279米向阳山地丛林内。分布区域植被类型属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寒温性针叶林亚区域的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主要分布有醋栗高山柳山荆子中甸山楂滇杨香柏丽江云杉、黄花木、秦艽、狼毒花、续断、蒿、三分三等。

分布地属高原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5.8℃,极端最高气温26.5℃,极端最低气温-19.4℃,无霜期10天,全年无夏季。干湿季分明。6-10月为湿季,11-5月为干季,年均降水量849.8毫米。植被类型主要有亚高山灌丛、亚高山草甸及亚高山寒温性针、阔叶林,土壤为棕壤、暗棕壤及草甸土。

近种区别

从小叶形状与毛被、萼筒形状与花朵颜色,大小等特征看,本种颇与玫瑰R.rugosaThunb.有若干相似之处,有人认为本种可作为小叶组与桂味组的中间连索。

保护级别

2021年9月7日,中甸刺玫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级别为二级。

主要价值

中甸刺玫是珍贵的高山花卉资源,是高海拔地区的园林绿化树种,也是月季杂交育种的重要亲本材料。

保护措施

中甸刺玫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根据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等级系统,中甸刺玫属于易危(VU)种。

濒危原因

自身原因:中甸刺玫分布区域较窄,仅限于云南省德钦州香格里拉市的小中甸盆地。单个种群中甸刺玫数量较少,且各种群间距离较远,种间交流较少,可能导致种群退化、自交现象严重,进而造成繁殖力衰减等问题。在资源利用上,中甸刺玫种群内的伴生种与其处于相同的地位,当自然资源匮乏时,易形成剧烈的种间竞争。中甸刺玫种子具有长达6个月的休眠期才能萌发;另外,中甸刺玫外种皮十分坚硬,有多层厚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由于外种皮的致密性和内种皮的紧密包裹,致使种子吸水困难,从而缺乏萌发的必备条件。现场采样发现,中甸刺玫多数果实中没有饱满的种子。中甸刺玫种群属于衰退型,幼树较少,老年个体占比较大,种群更新慢。种群以三级和四级植株为优势,缺乏幼苗和大树,幼龄个体数不足成为其种群发展的限制性因子。中甸刺玫幼苗中萌蘖苗较多,实生苗较少。这可能与中甸刺玫群落处在衰退期有较大关系,也可能是导致中甸刺玫濒危的原因之一。

外在原因:调查发现,中甸刺玫生境多为土层稀薄的路边、山坡等地,其个体较瘦弱,枝条不繁茂,果实较少,而在当地的藏民家中和香格里拉市格桑花卉公司栽培的中甸刺玫生长旺盛,观赏价值较高。说明困难的生长环境是中甸刺玫濒危的重要因素。在乔木层中,中甸刺玫难以形成以其为优势树种的植物群落,一般情况下以共优种或次优种与其他阔叶树组成混交林。此外,中甸刺玫生境的破碎化现象严重,种群受隔离程度较高,呈现出“岛屿状”。由此说明,中甸刺玫植株的竞争能力较弱,也是其濒危的原因之一。此外,暴露的环境造成人为践踏、采摘较严重。

中甸刺玫由于受困于自身生物学因素和受生境的破坏及人为采挖的影响,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有灭绝的危险。为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避免中甸刺玫在短期内濒临灭绝。针对中甸刺玫的濒危现状和利用价值,提出以下保护策略:

参考资料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15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