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庙,位于山西晋源区晋源镇古城营村,又名玄武庙或真武庙。该庙宇坐落在河津市新城西北1.5公里的紫金山麓九峰之中,因此得名。

介绍

九龙庙位于晋源区晋源镇古城营村北,庙系祀九龙圣母即高欢之妻娄昭君之庙宇。建于宋代,金皇统年间重建,大定六年(1176年)重修。元、明、清均有修,民国十七年(1928年)再修,1992年,由村民集资重修。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存乐台、配殿、正殿等建筑。乐台西向,五悬山顶,勾连搭前后卷棚顶,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三面有廊,殿内置木雕彩画佛龛,有彩塑金妆九龙圣母像,另有降龙伏虎壁画30平方米。

庙宇奉祀的九龙圣母,这位不知谁册封还冠于“九龙”的圣母竟是高欢南北朝时北朝东魏丞相)之妻娄昭君。娄太后的儿子高洋北齐的开国皇帝,他的侄子就是王郭村北齐大墓的主人-娄睿。这位鲜卑女辈是一个具慧眼识大体,柔顺谦卑又精明的女人。死后的谥号是“神武明皇后”,可见绝非等闲之人。彩画木里,塑有金妆九龙圣母铁像,细纱垂下,看不太清面容。整个大殿是新修缮的,但东墙北侧的壁画均为清代的,

九龙庙坐西朝东,南北宽 40米,东西长60米,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临街山门的正门上悬“九龙庙”横匾;两旁门,有砖雕镌刻“仙露”、“明珠”匾额;正门与旁门之间各有平台,上置铁狮,北雄南雌,于“文化大革命”初期丢失,现依原样补铸。在正门和两旁门上分别建乐楼和钟楼、鼓楼。乐楼面西与正殿相对,楼基为石砌,高约2米,上为悬山式勾连前后卷棚顶,前檐和两侧有斗拱、昂嘴及龙凤等雕镂装饰。庙院正面主殿为圆山式歇山顶,面宽5间,进深4间,3面廊中有14根圆柱支撑;殿中有木雕彩绘神龛,塑金装九龙圣母坐像和2侍女立像,两侧殿壁上绘降龙、伏虎罗汉画像。正殿两侧有偏殿,分祀子孙圣母、痘疹圣母。庙院南北两厢分别有耳厅、骑楼土地祠、井神祠及南北两座小院;庙院中还有祭台及2株古槐、2眼古井。2眼古井中有1眼小井,相传为“药井”,旧志记载:“金皇统八年(1148年)碑云:‘人有疾,饮之即愈,洗之即明。’”整座建筑错落有致,布局严谨,古朴简洁,气势磅礴。

旧方志和金石碑刻对九龙庙中的主神没有明确记载,民间传闻却又各执一说。有说九龙圣母是晋祠圣母之九妹,幼时懒惰,姐姐非常生气,说:“将来你若成气候,我脸朝后见你……”每年农历七月十一是九龙庙会,旧时有抬晋祠圣母出行像来此姐妹相会之俗,届时务必让晋祠圣母的脊背先进九龙庙,据说若不如此,轿杆会断,喻九龙圣母终成气候之意。九龙庙与晋祠圣母殿同为宋初所建,二者主神故被说成是姐妹。还有说碧霞元君东岳大帝黄飞虎之女泰山娘娘,看九龙庙的神像布局,中间是碧霞元君九龙圣母,两旁是广嗣元君子孙圣母和隐形元君痘疹圣母。应是道家人物,黄飞虎之女泰山娘娘全称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从宋朝以后至明清盛行全国,各地广为修庙奉祀,说此庙奉黄飞虎之女,可备一说。还有一说九龙圣母是北齐高欢之妻神武后娄昭君,北齐几代君王均长年来往于太原市邺城遗址(北齐首都,在今临漳县西南)之间,故立祠奉祀娄昭君。据《北齐书·神武娄后传》所载,娄昭君生时就有童谣称“九龙母”;旧方志有载:“石婆祠即北齐武明娄太后……太后久居晋阳,居人感其惠,故立祠。”

参考资料

位于晋源区古城营村的九龙庙,始建于宋,金代重建…….新浪看点.2023-11-17

西太原晋源区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百度地图.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