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的“麻叶”,酥酥的,香香的,还带有许些甜味。崞阳麻叶是晋西北当地著名特产。制作方法比较复杂,必须选用精制面粉、发酵粉和糖剂,辅助油、盐、碱、矾等,加水按一定比例配制搅拌成松软面团,用刀切成约半两重的重庆小面块,拉长两根扭两圈,圆圆的,粗细不等,放入油锅中炸到金黄色捞出即可食用。油料一般选用晋西北的胡麻油。

当地麻叶风俗

崞阳麻叶与当地风俗紧密相连。每当赶集或逛庙会路过小摊前,摊主总是笑迷迷地热情招呼:“老乡,正宗的崞阳麻叶,先尝后卖,不好不要钱。”“来,刚出锅的,给以亲戚攒两串。”乡下人很朴实,没有贵重的礼物,登门拜访总会提溜两串麻叶,虽然油乎乎的,但足见其真情至诚。原平市是个农业大县,很多山区“十年九旱”,麻叶这一传统手艺成为当地专业户的主要经济来源。据他们讲,一年赶十来趟庙会,差不多净收入上万元,这比在当地务农强许多,做麻叶也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麻叶,崞阳麻叶吃着外表香脆,内里柔软,刚出锅的麻叶呈金黄色,用胡麻油炸制而成,深得当地人的喜爱!

历史形成

崞阳麻叶手艺大致形成于清末,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由于战乱等缘故,到建国初期几近失传。随着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一手艺才找到成长的土壤,九十年代以后逐步成熟并形成一定规模。麻叶曾是百姓生活中奢侈品的代名词。小时候跟父亲到镇上赶集,中午饿的时候父亲总会给我们兄弟买麻叶吃。那时候好像胃口特大,一顿能吃六七个,父亲在一旁抽旱烟,边看着我们馋相,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傍晚回到家中,邻居便问:“中午你爸给你们买什么?”我们便头一昂:“买麻叶哩。”一股自豪和幸福的喜气洋溢于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比较贫穷,一年到头吃白面也屈指可数,更不必说那么好吃的麻叶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