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苯教,又名原始斯巴苯,是在藏族原始社会的土壤中土生土长的一种原始宗教,是藏民族本土特有的宗教文化源头。“‘苯’字具有反复念诵之意,加上几乎所有苯教文献在作为名词时,都会将‘苯’作为所有原始信仰系统的总称,所以可以简单的将‘苯’理解为所有原始信仰的代名词”。此外,“在区分这些原始信仰时,藏族地区的原始先人们常会在他们所信仰的称呼词之后加上‘苯’字,如鲁苯、赞苯、神苯、塞苯、星苯、月苯、药本等,《无垢光荣经》一次列出34种苯教,以示对它们的区别”,其中最大的苯则被称为“贤若普”。

对于没有深入了解过西藏自治区原始宗教信仰的一般人来说,常会错误的认为辛饶弥沃佛陀所创立的宗教就是本教。著名本教研究学者才让太在《古老的象雄文明》中写到:一般认为,辛绕米沃大师创立的宗教就是本教。但在本教文献中把敦巴辛饶·米沃切创立的并被认为是正统的本教叫作雍仲本教,也就是说“苯”并不等于雍仲本教。因为,“苯”这个字并非和辛绕的理论同时产生,而且与辛绕的理论并无关系,也就是说,有明确的记载表明:“苯教”并不等于“雍仲本教”。据相关文献记载,在远古时代,青族先民依据高原的生存条件和文化融合性,创造出了以冈底斯山脉周边地区为地理中心,以雍仲本教文化为信仰基础的富有当地特色的古代象雄文化。以阿里地区为中心的象雄古国,坐拥着世界屋脊神奇雄浑的自然山水,这些奇美的自然景观造就了早期象雄部落对大自然的由衷崇拜,也是原始苯泛灵信仰的起源。象雄文化包括医学、建筑学、声明学、因明学、佛学、哲学,以及天文学等体系,经过数千年蛮长时间的沉淀积累,已经成为了青藏高原祖先文明智慧的结晶。古象雄文化是雪域高原先祖为我们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古象雄文化遗产,就留住了古象雄文明的精神遗存。象雄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十字枢纽和交通要塞,其创造的古象雄文明,既是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根源,是中华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远古起源之一。

西藏自治区是人类的早期生活区域之一。从1958年考古学家最早在西藏林芝发现古代人类颅骨,直到1978年昌都卡诺村新石器遗址的出土,直到1978年昌都卡诺村新石器遗址的出土,证明西藏高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由于生产实践的作用,原始人逐渐意识到自然物同人们生活的利害关系,并加以崇拜,这便逐渐地产生了原始的“自然宗教”,当时在西藏流行的正是这样一种原始的“自然宗教”,叫做“原始苯教”。

原始苯教简介

原始苯教是藏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原始苯教相信万物皆有灵,以阿里地区为中心的象雄古国,坐拥着世界屋脊神奇雄浑的自然山水,这些奇美的自然景观造就了早期象雄部落对大自然的由衷崇拜,这也是原始苯泛灵信仰的起源,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电、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兽等自然物。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说,对于天地自然间的一切现象,早期人类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发生,其力量远远大于人本身,于是对自然万物产生崇拜之情,并赋予它们人格化秉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认知启蒙表现,这样的“泛灵信仰”其实就是人类对自然万物最初朦胧认识的集合表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仔细研读,我们就会发现,原始苯的这种崇尚自然万物的信仰基础跟道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原始苯的宗教活动常常以法师进行占卜、祈祷、咒术、祭祀及各种特殊仪轨来加以表现,和萨满教有着相似的宗教特征。

西藏自治区是人类的早期生活区域之一。从1958年考古学家最早在西藏林芝发现古代人类颅骨,直到1978年昌都卡诺村新石器遗址的出土,二十年来,西起阿里地区,东至昌都地区,北起那曲地区、南达定日、墨脱县等地,发现了大量的旧新石器时代的遗存,计有石器、骨器、陶器以及建筑遗址等等,充分证明西藏高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

从西藏境内出土的骨器、石器、较精致的陶器;阿里、藏南、藏东、甘青等地发现的以狩猎为主要内容的崖画、石刻,已发现三十多个点;研究者们在对两千多座古墓以及其他金石用具的研究中,发现在考古文物中大量的表现出了藏区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先人们对自然、生灵、祖先的信仰崇拜,并逐渐演化出神灵崇拜、图腾崇拜、图符崇拜等宗教信仰意识等,这些考古研究使人们发现藏区和世界上其它地域人类发展进程一样,藏族远古时期也经历了一个早期漫长的原始宗教时期。

在人类文明史中,由于生产实践的作用和文明智慧的觉醒,原始人开始摆脱了像动物一样完全消极地适应自然界的状态,逐渐意识到周围许多自然物同人们经济生活的利害关系,但由于认知和生产资料的不足又无力对自然物加以控制,从而只能对自然物抱有某种希图和祈求,并加以崇拜,这便逐渐地产生了原始的“自然宗教”。当时在西藏自治区地区流行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原始的“自然宗教”,被叫做“原始苯教”。

原始苯教与雍仲本教

著名本教研究学者才让太在《古老的象雄文明》中写到:一般人误认为辛饶弥沃佛陀所创立的宗教就是本教。但在雍仲本教的文献中,是把辛饶佛陀创立的并被认为是正统的本教叫作“雍仲本教”,也就是说“苯教”并不等于“雍仲本教”。因为,“本”这个字并非和幸饶佛的理论同时产生,而且与辛饶佛的理论并无关系。在辛饶佛之前,藏区很早就有“魔苯”和“赞苯”等原始的“苯”在象雄群落的活动迹象。他们为民众解灾祸,祛除病邪,拥有众多的信徒。

再者辛饶佛的宗教最初并不叫“苯”,而叫“杰尔”,这是个古老的象雄文字,后在传播中被当地信徒们用藏文中的“苯”来翻译。而人们为了将之区别于原始苯教,就把辛饶佛的宗教叫做“雍仲本教”。这段文字清楚地告诉我们,原始苯教并不等同于“雍仲本教”。

雍仲本教是教义理论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大乘佛教”。要理解这个概念,就得从雍仲本教的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说起,一般人们所常说的“本教”实际上就是“雍仲本教”,并不涉及原始苯教。

正是因为原始苯教在表现形式上带有原始色彩,例如其宗教活动常常是以法师进行占卜、祈祷、咒术、祭祀及各种特殊仪轨等宗教仪式来加以表现的,这些表现和萨满教有着相似的宗教特征,因此导致许多对“藏传佛教雍仲本教”略知一二的人产生诸多误解。

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

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是指:象雄的王子辛饶弥沃佛陀(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的大日如来正法,雍仲本教就是在教义理论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大乘佛教”。而雍仲本教的宗教典籍《甘珠尔》其实就是藏族一切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无法绕过的一块重要领域。

2013年7月,“古象雄佛法”大藏经汉译工程已经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科研课题。

从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开始传入吐蕃地区以后,印度佛教与本波佛教之间互相接触融合,相互吸收了许多对方的内容而各自得到了发展,因为印度佛教与本波佛教在信仰的本源上是完全一致的。印度佛教大量吸收了本波佛教的内容之后,印度佛教为了能够更深入地根植于当时吐蕃地区的社会,传入的印度佛教在吐蕃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代的“藏传佛教”。

在藏传佛教的诸多教派中,这些教派在宗教活动中大量的吸收融合了本教”中的世间本教仪轨,不单单是被后人称做“旧派”的宁玛派,就连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等“后弘期”形成的“新派”,也都在运用着“本教”中的世间本教仪轨,包括医术、天文、历算、地理、占卦、超度、梦兆、招财、招福、石碑铭文、雕刻以及沐浴等等诸多方面,直到现在仍然被藏地的一些村民运用,以防止感染来自人和动物的疾病,或者用于带来日常生活中的利益。而“本教”仅仅在烟供、荟供、火供等方面的各种仪轨就超过了五百多涵,其内容也是非常的广泛丰富。

象雄是在吐蕃王朝崛起前,青藏高原地区最大的文明古国。今天的西藏自治区乃至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等藏地也仅仅只是远古的中华古象雄国的所属一部分,古老的象雄国的统治范围以今天西藏的阿里为中心,通过所统帅的至少十八个部落覆盖了当今中亚的大片疆土。

据考证,当时的古象雄王国疆域辽阔,东至丁青县以东,西达巴基斯坦边界,南抵印度,还包括日喀则、那曲等地区。在有正史记载之前,西藏高原上的象雄王国强大富有,古象雄文明发达先进。

象雄文化是集草原文化、高原文化、波斯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大集合中华文化体,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内容的博大性、传播的和谐性。象雄文化通过象雄国从阿里到中亚统治的浩瀚疆域,影响着如今广大的中亚文化。象雄国早在至少西元前二十世纪就产生过极高的远古文明,史称古象雄文明。

古象雄王国是古代横跨中亚地区及青藏高原之大国。现今,在藏区以及印度尼泊尔、布丹、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仍然残存有大量象雄文明中产生的富有宗教文化的遗迹和寺庙、僧侣等,在如今,从藏区到世界各地任然有很多的人们在信奉着象雄文化中的象雄佛法。中国古象雄文化被公认是世界佛教的起源。

据藏文文献记载:辛饶佛陀在各种原始苯教的基础上改变了某些宗教祭祀仪式中杀生祭祀等劣习而始创了雍仲本教,其一生主要在象雄传道授业,门徒如云;他不仅将原始苯教分为恰辛、朗辛、斯辛、楚辛4个分支的象雄传播,而且还谙熟医术并传给其子不杰布赤协;他精习工巧明,并传给噶尔玛利雪。晚年将其法位传给穆曲定珠,享年82岁。

象雄人的雍仲本教、文字等如同江河之水渊源流长,深刻影响了吐蕃以及后来西藏自治区社会的各个方面。史料记载,在象雄十八国时期,“上之敦巴辛饶·米沃切们尊贵,下之国王们威武……”

由此可以看出,雍仲本教在象雄王国的社会地位之高。地域辽阔且位于交通要道的古象雄,堪称“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驿站”。有学者指出,看似遗世独立的青藏高原,在古代并非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区域,其与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域都有过交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象雄成为古丝绸之路驿站这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象雄对西藏文明的形成曾起过重大作用。那里既与犍陀罗和乌仗国(斯瓦特)接壤……希腊、印度与伊朗诸文明中的古老成分都经由那里传至吐蕃”。

今天藏族人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有许多也是象雄时代留传下来的,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插风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打卦、算命,转经等都有雍仲本教遗俗的影子。

参考资料

雍仲本教:从原始崇拜到宗教哲学的千年涅槃.中国西藏网.2023-10-16

将原始苯教文化以实体的形式展现于世——舟曲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挖掘整理及出版纪实.腾讯网.2023-10-16

才让太:苯教在吐蕃的初传及其与佛教的关系.中国藏学网.2023-10-16

苯教简介.拉萨市人民政府.2023-10-15

何贝莉:苯教及其三界宇宙观.中国藏学网.2023-10-18

古象雄佛法雍仲苯教-西藏游旅行网.西藏游旅行网.2023-10-18

留住尘封数千年的象雄文明.人民网.2023-10-18

纪录片《象雄》留住尘封数千年的象雄文明.央视网.2023-10-18

留住尘封数千年的象雄文明.中国新闻网.2023-10-18

史前人群何时定居西藏高原腹地?国家文物局发布4项重要考古发现.新京报.2023-10-18

卡若遗址.中国西藏网.2023-10-18

西藏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对认识西藏远古文明的价值.中国藏族网通.2023-10-16

苯教的历史概况.四川名族学院.2023-10-15

苯教.西藏在线.2023-10-18

藏式陶器:火与土的艺术.中国西藏网.2023-10-18

道中华丨霍巍:考古实证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上).国际在线.2023-10-16

才让太:古老象雄文明.中国藏学网.2023-10-18

象雄本源.新浪.2023-10-16

中国首次启动大藏经《甘珠尔》的汉译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10-16

佛教最初传入吐蕃之探讨.中国藏族网通.2023-10-18

佛教东传小史.腾讯新闻.2023-10-16

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新浪.2023-10-16

吐蕃王朝建立前的西藏.中国西藏网.2023-10-16

《西藏诱惑》 20151118 秘境象雄——象雄与吐蕃.央视网.2023-10-16

象雄文明与本教传承.凤凰文化.2023-10-18

千秋繁华,一去杳然—西藏“古象雄文明”四大谜团释疑.中国藏族网通.2023-10-18

苯教寺庙--古如甲寺.央视网.2023-10-16

达则寺.西藏在线.2023-10-16

中国西藏|苯教, 藏地之初的古老信仰.搜狐.2023-10-18

西藏阿里:探秘“古象雄文明”.中国西藏网通.2023-10-18

西藏古象雄文明谜团:史料记载少 都城难寻(图).央广网.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