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丽翅蜻属蜻科,是一类很原始的昆虫。面色浓,具毛,除前唇基色稍淡外,其余部分及头顶全为具金属光泽的蓝绿色或蓝褐色。翅的大部分黑色,具蓝绿色闪光,小部分透明。后翅黑色;前翅由翅基到翅结、肘脉末端这一区域黑色,翅末端具1个小黑斑,剩余部分透明无色,足黑。

主要特征

体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腹部较为粗短,前翅前端1/3与后翅前端小部分透明,其余部分均呈黑色,且具蓝色闪光,又因后翅宽大如蝶翅,飞行时具有类似蝴蝶而非蜻蜓通常的飞行方式,故有“蝶形蜻蜓”之称。此种蜻蜓飞行缓慢。腹长约27mm,翅展约70mm。体中型翅黑色,体具绿紫色金属光泽。雄性腹部长21~23mm,后翅长34~35mm。头部:黑色,有蓝紫色或蓝绿色金属光泽,生有灰色长毛。后头褐色,后头的后缘有毛。胸部:前胸黑色,生有灰色长毛。合胸背面蓝绿色,具金属光泽,有浓密的毛,侧面和足绿黑色,具金属光泽。后翅黑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前翅同色,但近翅端的一小半部分透明。腹部全黑色,肛附器黑色。

雌性腹部长21mm,后翅长32mm。色彩同雄性,但后翅末端通常透明。

分布区域

分布于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陕西省四川省湖南省浙江省广东省辽宁省。这是和恐龙一样的原始种类,存世量不多。它的飞行的姿态似蝶,故有“蝶形蜻蜒”之称。成蜻7月出现,生活在水草丰富的水库或者森林里有水的地方。

保护现状

自然野生,未列入保护物种。

生活习性

成虫出现于5~7月。常群飞在高树上方。

用途

椎虫喜欢洁净的水域,能反映当地水体质量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