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科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属白埔、石台、大台、教场、马渠等乡。

1953年1月,白墙乡改名寨科乡。

1958年10月,白埔、石台、大台、教场、马渠等乡合并,设立寨科公社。

1983年,改置寨科乡。

2003年7月,马渠乡并入寨科乡。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寨科乡地处原州区东北部,东、北邻环县芦家湾乡彭阳县交岔乡,南接清河镇,西与头营镇、三营镇炭山乡接壤, 行政区域面积323.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寨科乡地处云雾山腹地,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内最高峰云雾山,海拔2128米。

气候

寨科乡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年降水量300—400毫米。无霜期100天左右。

自然灾害

寨科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霜冻、冰雹、大风等。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寨科乡辖东淌、新淌、北淌、大台、湾掌、蔡川、李岔、刘沟、教场、中川、马渠、营畔、长壕、吕套14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18年12月,寨科乡下辖10个行政村:东淌村、新淌村、北淌村、大台村、湾掌村、蔡川村、李岔村、刘沟村、中川村、马渠村。

截至2021年10月,寨科乡辖10个行政村:东淌村、新淌村、北淌村、大台村、湾掌村、蔡川村、李岔村、刘沟村、中川村、马渠村, 乡人民政府驻东淌村。

人口

2011年末,寨科乡总人口16120人。总人口中,以回族为主,达10462人,占64.9%。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9人。

2017年末,寨科乡常住人口为8974人。

截至2020年末,寨科乡户籍人口为12296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021年6月11日,原州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寨科乡人口为578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寨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725元。

2020年,寨科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农业

寨科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养麦、马铃薯为主。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1.23万亩。

寨科乡畜牧业以饲养牛、羊为主。2011年,羊饲养量32287只,牛饲养量7869头。多年生牧草3万亩。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

截至2011年末,寨科乡累计造林3万亩,林木覆盖率30%,活立木蓄积量50万立方米。

2011年,寨科乡拥有大型农业机械3000台(辆)。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寨科乡有小学13所,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6%。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寨科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20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4处;各类图书室15个,藏书3万册。2011年,安装卫星地面电视接收器3690户。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寨科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4所;病床30张。专业卫生人员22人。

社会保障

2011年,寨科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35户1914人;农村五保对象供养45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6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923人,参保率43.19%。

交通

寨科乡已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网络。境内有三(营)寨(科)公路、炭(山)寨(科)公路和固西路。硬化村级道路8条100千米,新修砂砾路6条57千米。14个村全部通硬化路,通村道路硬化率达100%。

命名由来

寨科乡因境内阳洼村有旧堡寨(俗称寨科、寨廓)得名。

获得荣誉

2021年4月,中共原州区寨科乡委员会被授予“宁夏回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主要景区

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是继锡林郭勒盟自然保护区之后我国的第二个草原自然保护区。

参考资料

云雾山草原保护区建成记.科学网新闻.201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