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钟落潭站,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广从七路上,是广州地铁14号线的一座中间站。该站是一座高架车站,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管理运营。钟落潭站因位于钟落潭镇而得以命名,于2014年3月4日被批复建设,2018年12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根据2021年8月广州地铁官网显示,钟落潭站共设置2个出入口,运营时间为06:03-23:15。

历史沿革

2014年3月4日,广州地铁14号线获批,规划在钟落潭镇设站。

2015年11月,钟落潭站开始施工。

2018年1月30日,钟落潭站封顶,为广州地铁14号线一期最后一个封顶的车站。3月29日,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市民政局发出申请,该站定名为钟落潭站。9月26日,钟落潭站“三权移交”,随即展开运营调试。12月28日,钟落潭站投入使用。

交通区位

车站位置

钟落潭镇站位于钟落潭镇广从七路旁,沿广从公路东北-西南走向布置,位于该路的上方,距离钟落潭镇人民政府1.1.千米,钟落潭小学1.3千米,钟落潭村委会1.1千米,钟落潭收费站2.2千米。

相邻车站

据2021年8月广州地铁官网显示,钟落潭站的相邻车站如下所示:

建设规模

建筑设计

设计理念

钟落潭站在立面设计中,引入地域文化元素,在车站站厅外侧设置以岭南传统花格窗为基本元素的造型窗,结合站台玻璃幕墙以虚实对比的手法,弱化车站的轮廓,削减车站形体,同时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

钟落潭站外立面设计在考虑美观的同时充分与车站功能紧密结合,站厅部分造型窗在满足采光的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减少能耗;站台层采用全包式方案,屋面悬挑、站台两侧设置玻璃幕墙利于遮风挡雨;屋面设置天窗结合侧向百叶有利于站台通风以及轨行区上方的排热,同时减少站台空间的压迫感。这些措施有效满足采光、通风、散热、挡雨四大功能,营造舒适效果。

设计特点

钟落潭站轨道梁、站台梁采用桥梁式结构,轨道梁采用标准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支撑于墩顶横梁,站台梁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轨道梁及站台梁下支撑结构采用三柱两跨框架墩,站厅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板结构。

设计参数

钟落潭站结构总长120米,总宽34.4米,轨道梁跨径为24米,站台梁为5×24米。框架墩为(16.4+16.4)米,墩柱截面尺寸1.6米×1.8米(横向×纵向),框架墩纵向间距24米。站厅层纵向柱距24米,横向柱距16.4米。

整体布局

钟落潭站首层为架空层,供给广从公路(105国道)的正常通行,二层设站厅层,设置售票机、自动售卡/充值机、客务中心等设施,站厅通过天桥与两侧出入口相接,三层为站台层,设置2个岛式站台,其中1、2号站台不做上下客使用。

进出口设置

据2021年8月广州地铁官网显示,钟落潭站共设置2个出入口。

运营情况

运营时间

首末班车时间

据2021年8月广州地铁官网显示,钟落潭站首末班车时间如下表:

客流高峰时段

设施设备

据2021年8月广州地铁官网显示,钟落潭站服务设施如下表:

交通换乘

公交线路

据2021年8月广州地铁官网显示,途经钟落潭站的公交线路如下表:

建设成果

建设难题

钟落潭站不仅遭遇了地下溶洞和广从路同步改造带来的施工障碍,而且由于越行站的设置导致车站整体面积比普通车站要大2000平方,其施工工序和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加。此外,高架车站位于马路中间,两侧的广从路车流量大,道路中间多处有高压线,高架杂物若掉落到下面的道路上,对来往车辆和行人安全造成影响。

文化特色

站名由来

钟落潭站因位于钟落潭镇而得以命名。钟落潭在清代康熙二十五年的番禺县志中已有记载,史称钟落潭圩(又名“樟木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