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中国人兼爱情怀》是一本于2009年1月出版的图书,作者为江心力。

内容介绍

墨子与中国人的兼爱情怀》主要内容:墨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在我们看来,他既不像孔予以贵族自居,摆圣人的架子;也不像庄子珍视自由之身,做一个洒脱逍遥的隐者。他坚持平民的立场,勇于牺牲自己、拯救世人,他是不亚于耶稣的一位东方圣哲。《墨子与中国人的兼爱情怀》重点阐述墨子的“兼爱”思想,讨论“兼爱”思想所体现的具体精神。墨子提倡“兼相爱” ,就是说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也是墨子学说对于中国人文文化的影响。

作者介绍

江心力,男,嘉祥县人,1963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面向二十一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农民史和思想史。1989年调入聊城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为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中国古代史、中国学术史、历史社会学等课程。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1992年9月赴北京师范大学进修1年,2001年又考入西北大学思想史所师从张岂之先生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5月被聘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到目前为止,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2部,在《史学史研究》、《史学集刊》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专著)、《齐鲁佛教史话》(专著)、《二十世纪学术系年》(合著)等。

作品目录

小引

第一讲  平民圣人

一、贵的没落

二、贤的兴起

三、士的觉醒

四、墨学的产生

五、禹的示范

六、批驳“亲亲有术,尊赞有等”

七、校正“君子之道”

八、孔予并非贤人

九、禹墨精神

第二讲  鲁宋之间

一、学界的争论

二、起源于鲁

三、儒墨会通

四、儒墨之争

五、墨子居鲁

六、以宋国为重镇

七、南游于楚

八、奔走齐卫两国

九、乡土情缘

第三讲  智者一族

一、墨子、墨者、墨家

二、役夫之道

三、儒者之业

四、教士之为

五、清庙之守

六、殉身赴义

七、“谈辩”“说书”

八、游仕获

九、《墨子》与墨学

第四讲  科技之光

一、《考工记》与《墨经》

二、宇宙观察

三、认识理论

四、逻辑方法

五、数学成就

六、物理学说

七、心理探索

八、军工建树

九、科学理念

第五讲  人文精神

一、以人为本

二、命定与人为

三、以身戴行

四、勇能兼具

五、责义尚利

六、不击亦鸣

七、察乱何自起

八、尚贤使能

九、和谐社会

第六讲  和平天使

一、攻伐无利

二、攻诛有别

三、非攻有义

四、墨守与善守

五、救守之道

六、守御之术

七、止楚攻宋

八、劝说鲁阳文君

九、见齐王劝项子牛

第七讲  天人合作

一、以天为法

二、顺天之意

三、反天之意

四、鬼神有无

五、鬼神之明

六、鬼神与社会

七、一同天下之义

八、尚同与治天下

九、贯通天、神、人

第八讲  无私利他

一、人之所欲

二、利害相权

三、顺虑其义

四、无私利人

五、社会赏罚

六、感恩于天

七、爱无差等

八、爱人与利己

九、动机与效果

第九讲  幕爱天下

一、历史的根据

二、现实经验

三、社会效益

四、上行下效

五、口言身行

六、以兼易别

七、无穷不害兼

八、兼爱相若

九、爱心无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