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4部队,对外称“华南防疫给水部”,是731部队的四个分支机构之一,驻扎在广州。他们表面上从事防疫和向士兵提供净水的工作,实际上却干着细菌战和人体活体实验的罪恶勾当,屠杀了大量粤港难民。
1938年9月7日,8604部队的前身组建于日本大阪,时称“第21野战防疫部”。该部随日军作战部队在大亚湾登陆后,于31日进入广州,在原中山大学医学院(当时该校已撤离)设置本部。该部是华南派遣军司令部直辖部队,人员逐步增加,开始执行秘密使命,改名为“波字8604部队”,8604部队在海珠区南石头兴隆大街一座两层结构的黄色楼房里组建了细菌试验所,从日本东京军医学校空运来大量的沙门氏菌秘密地投放在难民们所喝的汤水中,致使至少有两三千名无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难民和广东省难民直接惨死于日军细菌试验中。日寇的惨无人道的细菌试验,在数年间就悄无声息地杀害了粤港十余万人,因此那里也被称为“东方奥斯威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第8604部队”名册被日本列为军事机密保存多年,部队组成和人员部署均为重大保密事项,迫于各方压力,于2025年5月14日向外公布《波第8604部队留守名簿》。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唯一一份关于该部队人员情况的核心档案,是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最为重要的一手档案史料。2025年7月7日,《波第8604部队留守名簿》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中国国内。
形成背景
日军波字8604部队的前身组建于1938年9月7日,组建于日本大阪,时称“第21野战防疫部”,以井上少佐为首,约150人。该部随日军作战部队在大亚湾登陆后,于31日进入广州市,在原中山大学医学院(当时该校已撤离)设置本部。该部是华南派遣军司令部直辖部队人员逐步增加,开始执行秘密使命,改名为“波字8604部队”。
发展历程
8604部队隶属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九技术研究所(登户研究所)下的谋略(暗杀)部队。除原中山医学院外,波字8604部队还占据了原设在广州北郊江村的国民党第四路军野战医院和军医学校,主要从事防疫(侦察水源,收集疫情)、病源检验、验水、消毒检诊、净水等作业,直接为日本军队和日人啤酒工厂服务,后在广州市海珠区南石头兴隆大街一座两层结构的黄色楼房里组建了细菌试验所。此外,在广州小北路大石街附近位置,以及现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位置也都曾驻有日军细菌部队。部队长先后由田中严大佐,佐佐木高行中佐,佐藤俊二大佐和龟泽鹿郎大佐出任。除本部外,该部还将兵力分派到广东省各地及华中除州、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等地区,打着为中国人防疫、救护等和平旗号,进行“圣战”。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迅速占领香港。香港日军以逐出市民为企图征收香港、九龙的粮食和物资,市民深受缺粮之苦。这时日军发出告示说给回乡的市民发粮。几天后成群的难民由陆路回到深圳市,在那里领到粮食后,各自回乡离开了日军占领地。据统计,到1942年2月4日止,从香港返回内地的难民达46万人,截至3月31日,从香港进入内地难民达52.8万人。日军以保护广州市的治安为借口,不让难民进入广州市,而收容到南石头难民收容所,进行了卑鄙无耻的细菌战将他们杀害。日军8604部队从日本东京军医学校空运来大量的沙门氏菌秘密地投放在难民们所喝的汤水中,致使至少有两三千名无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难民和广东难民直接惨死于日军细菌试验中。1938年到1945年间,日军1200名专业人员,就是在现为中山大学医学图书馆旧楼的地方从事细菌研究和病体解剖等。而当年南石头难民收容所,实际上是8604部队的细菌战实验场所。
1939年至1942年间,该部队利用自产的鼠疫跳蚤及东京提供的多种病菌,在广九铁路沿线、广东阳江、乐昌市、康江、湛东及海南省等地散布,引发华南地区鼠疫、伤寒、霍乱等疫病流行,造成大量中国军民死亡。1941年,8604部队参加了福州战役,并事后提起尸体作了鼠疫鉴别检查等。1942年,又参加了香港保卫战,另外和南方军防疫给水部(新堤)一体进行了人员转移。1945年6月24日,波字8604部队(驻中山大学医学院)的5栋老鼠饲养舍和鼠疫培养设施(混凝土建筑物),被美国军队二十五六架B-29战机编队炸毁,他们的工作才不得不停止。这时,部队也开始了撤退行军训练准备船到朝鲜的釜山广域市。8604部队的成员绝大多数逃回了日本,逃脱了战争罪的审判。
主要罪行
8604部队采取“饿饭”的方法,先用几两饭吊住难民的生命,当他们饿到骨瘦如柴的时候,一生病就会死亡。日军早晨将热粥煮好,粥下降到一定的温度时,就把细菌投进去,再送去难民所。这混在粥里的就是夺命的沙门氏菌。它会造成急性食物中毒,发病快且难以医治。日军为了掩盖罪行,先在难民收容所建了两个并排在一起的化尸池处理尸体,每个大约20平方米,高约4米,体积约80立方米。但因尸体太多来不及处理,而且有腐尸奇臭的气味外溢,日军只得又令由难民所出面雇用了6名搬尸工,使用3张帆布床和一辆板车(另雇2名拉车人)把难民尸体装运到附近的邓岗(即现在南箕路一带,属广州造纸厂的土地)掩埋,当时6个搬尸工足足用了几个月时间才将尸体运完。当年难民病死或病倒(还未死,尚有呼吸)后,都被直接抬到南箕路两边一带掩埋,成千上万的粤港难民就这样无辜地被日军人杀害。根据曾担任广州造纸厂基建办主任的沈时盛回忆的线索,从1953年到上世纪80年代,广州造纸厂两次建职工楼时都在地下发现大量尸骨,尸骨被迁移到增城小楼镇和花都市赤泥镇。上世纪80年代负责广纸职工楼施工运输的民工队长曾丘模说,当年在南箕路两边挖一、二、三栋宿舍墙基时,挖出尸骨总数超400具,后来由他经手用石湾陶瓷坛子和一些大塑胶编织袋装起,分三批运往赤泥镇和增城。
组织架构
8604部队是配属1200多名专业人员的师团级单位。本部下设6个课,其中专业将校100人。其本部、部长室、总务课、第一课、疟疾研究室、动物室均在现为中山大学医学图书馆旧楼(两层,另有地下室或称地库)的地方,第二、三、四、五课、经理部、宿舍、酒吧、细菌培养室检验班、饭堂、马房等均在旧图书馆附近,也包括现中心医院部。
参考来源:
人员构成
相关评价
二十世纪30年代末,日军组建了设在广州市的“波第8604部队”,名为“华南防疫给水部”,表面上从事防疫和向士兵提供净水的工作,实际上却干着细菌战和人体活体实验的罪恶勾当,屠杀了大量粤港难民。但细菌战部队属于日军秘密部队,且日军在战败时将大量资料销毁,因此有关“华南防疫给水部”的原始史料尤为稀少。(华南理工大学退休教授、研究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的资深专家谭元亨)
相关事件
2025年7月7日,《波第8604部队留守名簿》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中国国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第8604部队”名册被日本列为军事机密保存多年,部队组成和人员部署均为重大保密事项,迫于各方压力,于2025年5月14日向外公布《波第8604部队留守名簿》。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唯一一份关于该部队人员情况的核心档案,是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最为重要的一手档案史料。二战后,“波第8604部队”名册被日本列为军事机密保存多年,部队组成和人员部署均为重大保密事项,迫于各方压力,于2025年5月14日向外公布《波第8604部队留守名簿》。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唯一一份关于该部队人员情况的核心档案,是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最为重要的一手档案史料。
参考资料
揭秘日军波字8604细菌部队暴行.抗日战争纪念网.2025-07-28
恶魔除了“731”,还有一个“8604”!——侵华日军在粤进行细菌战情况的调查报告.上观新闻.2025-07-23
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波第8604部队”名册国内首次整册出现.百家号.2025-07-28
广东老人忆侵华日军在广州进行细菌大屠杀.抗日战争纪念网.2025-07-28
华南细菌战重要铁证!“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首现国内.人民网.2025-07-23
华南细菌战重要铁证!“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首现国内.今日头条.2025-07-23
日军波字 8604 部队在粤的细菌战活动.抗日战争纪念网.2025-07-28
日寇波字第8604部队在广州细菌战 残害上万中国人.人民网.2025-07-23
侵华日军华南细菌战“波第8604部队”名册国内首次整册出现.新华网.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