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主义者(意大利语:Caravaggismo)指的是追随16世纪意大利巴洛克画家卡拉瓦乔画风的一批艺术家。卡拉瓦乔在世时非常有名,但去世后不久就迅速被大众遗忘了。直到20世纪,人们才开始重新发掘并发现他对西方艺术的贡献,伯纳德·贝伦森曾评价说:“除去米开朗基罗,没有任何一位意大利艺术家有他这样的影响力。”
卡拉瓦乔风格
卡拉瓦乔对油画的发展有独到的贡献。他创造了强调明暗对比的“酒窖光线”画法,即把物体完全沉于黑暗中,好像置于深而暗的地窖中,然后用集中的光把主要的部分突出来。这种画法使画面明暗对比十分强烈,形体显得结实厚重,同时阴影使多余的东西完全隐入黑暗中,而用光来显示画家想引起观众注意的东西,使构图简洁而单纯。他打破了文艺复兴绘画中惯用的平列物体的透视手法,喜欢用纵深的透视,使画面人物的安排和动作向画幅的深处展开。
在《以马忤斯的晚餐》一画中,基督向前伸出的手似乎打破了画幅的平面,使绘画中的空间和观众的空问结合在一起。卡拉瓦乔运用这种手法的意图是为了使绘面能够在所处的环境中发挥作用。这种手法被后来的巴洛克画家所仿效,成为巴洛克绘画的突出特点。
历史
虽然卡拉瓦乔在17世纪初成为很有影响力的画家 ,他对巴洛克艺术的发展及壮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但实际上卡拉瓦乔本人从没有建立过工作室,也从未阐述过相关的绘画理论与学说。即便如此,他仍然收获了不少忠实的模仿者和后继者。PP.彼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在当时就意识到他绘画的价值,建议艺术收藏家重金收购。意大利有一批以B.曼弗雷迪(Bartolomeo Manfredi)为首的画家,着力发展了卡拉瓦乔作品中的风俗面因素。还有一批从北欧来的画家,在罗马认真地临摹研究卡拉瓦乔的作品,并把他的画风带回本国。在荷兰形成了卡拉瓦乔派中心,这个中心影响了伦勃朗·范赖恩等重要画家。此外,西班牙、法国、德国也都有取法卡拉瓦乔的画家。
代表人物
鲁本斯
鲁本斯可能是第一批受到卡拉瓦乔影响的弗拉芒艺术家之一。在1600-1608年期间,鲁本斯居住在意大利。他在曼图亚文森佐一世冈萨加公爵的宫廷定居,但也在罗马度过了一段时间。1601年在罗马逗留期间,他熟悉了卡拉瓦乔的作品。鲁本斯还曾复制过卡拉瓦乔的《埋葬基督》,并建议他的赞助人曼图亚公爵购买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
曼弗雷迪
曼弗雷迪在世时非常著名,他是卡拉瓦乔最近的追随者,却是个比较神秘的人物。他很早就到罗马,据巴里奥内的记载,他先跟波马兰乔( Pomorancio)学画,然后才接触到了卡拉瓦乔,受到了后者成熟风格的影响。与卡拉瓦乔不同的是,曼弗雷迪喜爱风俗画胜过宗教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的顾客主要是些世俗人士:卡拉瓦乔的保护者之一、温琴佐·朱斯蒂尼亚尼(Vincenzo Giustiniani),以及美第奇家族和萨瓦公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