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服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丧葬礼仪规范,它通过不同的服饰来区分亲属关系和社会地位。顺治三年(1646年),清政府对丧服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将其列入法律。

规定

顺治三年(1646年),清朝制定了详细的丧服制度,并将之纳入法律体系。这一制度包括了五种不同级别的丧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此外,还详细规定了八种不同的服丧期限,分别为齐衰三年、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齐衰五月、齐衰三月、大功九月、小功五月和缌麻三月。这些具体的细节可以在相关的专业文献中查阅。

参考资料

周飞舟 | 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学人类研究所.2024-10-23

《礼记》丧服四制.古诗集.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