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衙镇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著名佛教圣地九华山以西10公里,紧靠池城,全镇辖16个行政村,318国道横穿本镇七个行政村,总人口28762人,总面积117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25888人,耕地面积26206亩,山场85269亩,可养水面6632亩。地势南高北低,山、丘、圩俱全。
资源
作为省级中心建制镇,马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有风景迷人的省级风景区——四岭水库风景区。马衙镇是安徽省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省中心建制镇和安徽省33个建设用地流转试点镇之一,其资源丰富,交通、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近几年经济不断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环境
马衙镇由南向北呈现明显的地域特色。一是高山区:海拔150~700米面积约8万多亩,盛产孟宗竹。四岭马衙两座水库蓄水量850多万方,建有三级发电站,年发电量200万度。二是沿国道区:面积约2万亩,马衙集镇和9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都集中在这里,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马衙集镇历史悠久,集镇建设已具一定规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的目标。三是丘陵区:面积约6万多亩,以粮食生产和畜禽养殖为主,盛产优质大米,畜禽饲养量已形成一定规模。四是沿江湖圩区:面积约2万多亩,其中丰收圩养殖水面达3000亩。这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我镇粮渔重要产地,盛产鱼、虾、蟹等优质水产品。
发展
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镇目标,马衙镇党委、政府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充分发挥资源、交通等优势,全力构筑三大经济板块:一是南部山区,重点发展林产品生产,主攻孟宗竹、板栗、蚕桑、药材和山野菜等,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林产品经济效益。二是中部城镇及国道沿线,重点发展二、三产业,将其作为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重点地带,已形成年产值约1亿元、工业增加值约7000万元的规模;三是北部圩区,重点发展种植养殖业,主攻优质稻米、花卉苗木、畜禽养殖、名特优水产品,力求通过引导、调整上规模,实现产业化发展。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人文资源
历史马衙历史悠久,名人辈出。马衙又名马衙桥,据说很早以前这里就设过县衙门,马衙桥桥头就是古时候军马部府署驻地,马衙因此得名。马衙历来多贤俊之士,现代著名学者董爽秋、著名外交活动家董希白都是马衙人,马衙还是贵池第一个互助组、合作社的创办人罗光明的故乡。现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武官何世德将军即为马衙人。马衙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马衙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马衙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太朴山是马衙境内的最高山峰,海拔734米,山上有池州电视台发射塔,公路直通山顶。马衙河、九华河等大小河流遍布全处,太朴山下的马衙、四岭水库总库容达87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3000亩,建有三座梯级水电站,年发电量超过200万度,水库两岸青山相对,大坝横空而降,库内碧水万顷,山光水色,相映生辉,被列为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上下配套的两座水库,是建设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大型抽水蓄电站的绝佳地点。平天湖风景区位于马衙与主城区结合部,将成为城区内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