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1989年11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一级博物馆,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科普和国防教育基地,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前五的航空专业博物馆,是中国国家、军队和国防科技工业的“窗口”,是人民空军英雄气概的精神和文化之魂坛。
中国航空博物馆主馆区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室内展陈面积约4万平方米。目前,共收藏149型376架飞机、各类文物2.6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6件。现有洞库展厅和综合展馆2座大型展馆,室外有馆标区、英烈墙、英雄广场、利剑雕塑等人文景观。
截至2021年,中国航空博物馆已累计接待观众3000余万人次,获得国家、军队、空军和北京市级以上荣誉70余项。 同年5月,中国航空博物馆举办人民空军忠于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0周年展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历史沿革
建设进程
中国航空博物馆始建于1986年10月,同年12月, 空军武器装备陈列馆筹建处成立。1989年9月20日,全军新装备在航博展出。空军参展的新装备共17项包括飞机7项,地空导弹4项,防空雷达2项,通信导航2项,其他2项。飞机类主要有歼-8、歼-7Ⅲ、强-5ⅡI、歼教-7、歼侦8等;导弹类有红旗7地空导弹、PL-8、PL-5乙空空导弹等。
198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建立40周年之际,航博正式对外开放。当时,该馆已收存了88种型号的153架飞机,还有地空导弹、高射炮、防空雷达、航空炸弹、航空照相机等600多件装备样品。1990年经批准,定名为空军航空博物馆,隶属于空军司令部。后经上级批准,国家文物局备案,对社会称中国航空博物馆。
2008年5月,中国航空博物馆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后, 经过3年多时间,初步实现跨越式转型 ,用珍贵的文物、炫目的展览、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了航空事业的光辉历程。中国航空博物馆从一个老旧的装备陈列馆成长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航空专业博物馆,并已初步具备了集科技型、文化型、教育型、研究型、园林型为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雏形。
2009年5月25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签署了共建中国航空博物馆协议书。5月26日,空军装备部与中航工业启动共建中国航空博物馆工程,拉开了人民空军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经过大半年的艰苦奋战,雕塑景观区和综合展馆等工程项目全部在空军成立纪念日前完工。其中雕塑景观区,包括空军英雄纪念墙、英雄大道和誓言广场:空军英雄纪念墙由“蓝天魂”主雕和两侧的英烈、英模墙组成,镌刻了人民空军成立以来在作战和训练中牺牲的1551名飞行人员和被授予荣誉称号的259名英模人物姓名;英雄大道长180米,树立了11组英雄群体和英模人物雕塑,主体雕塑为总高40米的“利剑”,突出展现人民空军崇尚英雄、崇尚荣誉的精神和敢于“亮剑”的豪迈气概。新建的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的综合展馆,与英雄大道相对。“空军武器装备建设成就展”已完成布设。展览以空军武器装备发展历程为主线,以珍贵文物、飞机为主体,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人民空军的艰难发展历程和全面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2013年,对洞库内展板上的全部射灯进行了节能改造,全面维护了《昨夜星河——飞机文物珍品展》,调整了部分实物飞机;对综合展馆内《走进航博——书法美术作品展》进行全面维护,增加美术书法作品;对陈列展区进行部分调整,形成了馆标区、伟人座机展区、歼-6飞机展区、轰炸机与特种飞机展区、歼击机与强击机展区、战斗机展区、直升机展区、战略运输机展区、雷达展区、地空导弹展区、高射炮展区等12个户外展区及综合展馆、洞库展厅等3个室内展区。
2017年4月24日,“长征二号F火箭”残骸入馆收藏。同时,由航天博物馆与航天城太空邮局共同举行“天空邮筒入驻博物馆”启动揭幕仪式 。
2021年,景区投资约656.31万元,改造修缮英烈墙,整修英雄大道雕塑和利剑基座,调整洞库展厅飞机装备,饰新地导高炮探照灯,组织山体绿化,购置安检设备,新装拖机道和馆区路灯,更换道旗和宣传展板,安装车棚和音乐喷泉,进一步提升了馆区环境和游客体验。
展馆收集
1986年,博物馆展品筹集阶段,由于航空文物保护意识的缺乏和管理制度的缺失,很多具有文物价值的飞机毁损,给展品收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工作人员采集来的老旧飞机,由于年代久远长期无人保养和人为损坏, 入馆时大多已残缺不全并对老旧飞机进行了全面修复,恢复历史原貌。同时,展开馆区筹划和建设工作。
1989年11月11日正式开馆前,中国航空博物馆已经采集100多型200多架中外名机, 高射炮、导弹、雷达等其他航空文物近4000件;1990年英国《空中检阅》杂志评论:世界上原有四座堪称伟大的航空博物馆,现在它们当中要再加上一座——中国大汤山航空博物馆。
1993年8月,巴基斯坦空军赠送中国空军一架美国F-86“佩刀”喷气式战斗机。这架飞机与米格-15战斗机曾在朝鲜空战中对战,现同博物馆原有的苏制米格-15战斗机陈列在一起。
1994年3月12日,国际奥比斯组织执行主席傅达和该组织顾问、总干事兼亚洲事务总监赵锦辉宣布将退役的DC-8型眼科飞行医院赠送给中国政府并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供参观学习和交流使用;7月25日,DC-8型飞机送交中国政府和新的眼科飞行医院首航北京的仪式,同时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隆重举行。
2005年11月30日,原装备中国空军编号为50671的图—16喷气式战略轰炸机进至航空博物馆。这架飞机曾被改装为核弹载机。
2009年,航空工业洪都公司赠送编号为71168的教八飞机给中国航空博物馆,这也是首架教八地面展览机。此架教八飞机原为机身尾翼组合体疲劳试验机,用来研究和验证教八飞机结构或构件的疲劳与断裂性能。洪都公司按新机交付标准,在原机基础上安装了起落架、座舱盖等部件,同时对机翼、平尾、垂尾等进行修复,并完成整机装配、全机喷漆等。同年,中国航空博物馆接受河北远洋运输集团高彦明主席捐赠的英制二战名机“喷火”。这是中国航空博物馆继意大利、巴基斯坦空军向中国航空博物馆捐赠F-104、F-86、幻影Ⅲ后,中国民营企业家首次向中国航空博物馆捐赠飞机。
2010年11月11日,为庆祝人民空军成立61周年,空军从有关部队以及新疆某航空俱乐部征集6型文物飞机移交中国航空博物馆收藏并展出。入馆的安-26、歼-7M、歼-6、歼教-5、米-6、雅克-18六型珍贵文物飞机在中国空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1年5月,津巴布韦军方赠送一架英制退役“堪培拉”飞机。该机是英国皇家空军的第一种轻型喷气式战术轰炸机,在航空史上很有代表性。
2013年至2018年,中国航空博物馆按照“完整收藏、超前预选、多种渠道、促进交流”的原则,赴国内外征集各型飞机文物12架、其他装备文物100余件、文献资料50多份,接收友好国家和社会捐赠飞机3架,馆藏文物更加丰富,藏品系列更加完整,主题特色更加鲜明。
2017年4月24日,“长征二号F火箭”残骸入馆收藏。同时,由航天博物馆与航天城太空邮局共同举行“天空邮筒入驻博物馆”启动揭幕仪式。
2020年8月3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研究会在王弼前辈(原东北老航校政委,空军第一任副政委)家中,集合部分东北老航校和空军后代代表将收集到的10余件文物和历史资料转交给中国空军航空博物馆武泽阳同志。
设计布局
场馆设计
中国航空博物馆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大汤山脚下,北邻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南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运动员村,西与八达岭高速公路相通,东有立汤城市快速路和京城相连,是一座两面环山,绿树拥抱下的大型博物馆。这里多年封山育林,天然植被茂密,在70多万平方米的广阔区内,绿化覆盖面积达45万平方米,是一座花园式的科技类博物馆。
展馆布局
展览区域分为室外和室内展区两大部分。室外展区主要有各飞机及武器展区、英雄纪念墙、英雄大道、利剑主雕等。 室内展区主要有洞库展厅和综合展馆。洞库展厅是利用由上世纪70年代初挖建的在役飞机掩体库改造而成,展品依照历史的时序陈列于展厅两侧,展示了百余年来中国航空人为航空事业不懈奋斗的故事。综合展馆位于博物馆的最北侧,集中展示了空军成立六十年来装备背后的故事,室内展示有数十架飞机以及飞机部件、装备及机载武器。
陈列展览
主要包括洞库展厅、综合展馆、馆标区、伟人座机展区、战略运输机展区、直升机展区、轰炸机及特种用途飞机展区、地面防空装备展区、英雄大道雕塑群展区等多个展区。
基本陈列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1-4567
户外展区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1-34567
雕塑展区
博物馆正门,一边设立有纪念中国航空百年历程建筑雕塑,高21m,象征着21世纪中国人民空军事业一飞冲天,取得高度制空权的发展态势,由100块天然石材建造而成。另一边是3面飞行中的翅膀造型墙体,分别表示人民空军在航空、航天及宇宙探索领域的过去发展、现在状况及未来前景。两侧伴以凸现人民空军特色的空军军徽浮雕。
空军英雄纪念墙雕塑区
英雄纪念墙分左右两部分,左侧镌刻了人民空军成立以来在作战和训练中牺牲的1551名飞行烈士、被授予荣誉称号的259名英模人物的姓名,右侧墙体镌刻着257名被军委和空军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人物的名字和称号。主要为石刻雕塑,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干挂石材,均采用黑体字、红漆描底方式镌刻。“蓝天魂”雕塑由三个人物形象构成,依次为空军历史上的飞行员形象、现代飞行员形象和航天员形象。雕塑高15m、宽23.6m,以“旗帜”造型为背景,正面镌刻有代表性的战绩时间、有纪念意义的时间,以及“风筝”“抽象航空航天器”等符号,背面镌刻主题碑文,均采用阳刻方式镌刻。碑文以“回顾、赞颂、抒怀、咏志”为基调,借鉴骈文和赋体的句式风格。誓言区是进行励志教育的功能区,由9级台阶和高出地面1.4m、长60m、宽40m的广场组成,广场地面铺装浅灰色花岗石,是缅怀英烈、纪念英雄的精神圣地。
英雄大道组雕区
英雄大道全长180m,由11组雕塑组成,以“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为开端,中间为代表空军精神和优良作风的9组序列雕塑,最后是寄托希望的浪漫主义雕塑,以典型英雄群体为原型,反映中国百年航空史和空军60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空军精神和优良作风。
“利剑”主体雕塑
“利剑”造型的主体雕塑,位于英雄大道最北端。在英雄大道尽头,一柄象征着制胜空天的“利剑”刺向苍穹。作品高38m,展现人民空军制胜空天、勇于“亮剑”的豪迈气概。在“利剑”主雕后侧左右两边,各设6根高7m、直径1m的圆形护卫柱,护卫柱之间悬挂10枚用黄铜材料制成的有代表性的功勋章,表现出学习英雄、崇尚荣誉的氛围。这是整个雕塑景观区的核心之作,凝聚着整组雕塑最终要表达的精、气、神,体现着“制胜空天”这一理念,对整个雕塑群的艺术表达做出一种更好的调整和升华。
部分重要展品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学术科研
中国航空博物馆担负着研究空军航空史、防空史等职能任务。近年来,围绕空军史、航空史、航空装备史、防空史等进行了深入理论研究,学术研究氛围浓厚,在各类学术杂志和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50余篇,特别是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出版了《航空档案》杂志,在中宣部组织下出版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等书籍,与中国邮政总公司在航博合作开办国内唯一“航空主题”邮局等,都深受广大官兵、航空爱好者的喜爱。随着军队改革调整的完成,航空博物馆将引入一大批历史学研究的专业人才,届时科研成果将更加丰富。
社教活动
疫情保障
因疫情防控要求和局部整修,2021年度基本处于闭馆状态,为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游客的参观需要,自2021年12月12日起恢复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截至2021年底,累计接待游客19000余人次,三大教育基地职能作用发挥明显,并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各类游客投诉问题,不断提高服务接待水平。全力保障了建党百年各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兄弟单位以及军地各级新闻媒体的参观、采访、拍摄等任务共196批次4589人次。
停止有偿服务
2016年4月,按照军委下发的《全面开展军队对外有偿服务清理摸底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中国航空博物馆停止了一切有偿服务,在这期间给顾客参观游览带来诸多不便,中国航空博物馆向上级反映了具体情况。2019年底,上级审核批准可开展必要的服务配套项目。由于疫情防控和馆区改扩建,服务配套项目尚未开展,无接待收入和旅游综合收入。
扶贫就业
中国航空博物馆馆积极响应扶贫政策号召,自觉实施就业扶贫,依托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吸引周边居民参与景区内配套服务,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助力扶贫攻坚,2021年吸纳就业100人,有效解决周边贫困人员就业问题,增加收入,同时加强旅游开发帮扶,积极带动本地农副产品销售、餐饮、住宿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社会服务
选派讲解员参加昌平区委宣传部组织的“讲述红色故事、奋进百年历程”主题宣讲活动,赴昌平地区幼儿园、政府机关、街道等19个单位开展巡讲共计20余次,并参加北京市开展的“永远跟党走”百姓宣讲调研汇讲;航博馆长丁升升应邀担任“强军故事会”空军专场主持人,节目组对展区场景也进行拍摄录制,该节目在CCTV-7国防军事频道、“空军在线”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播放;副馆长郑长文讲解“香玉剧社号”喷气式战斗机,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博物馆说》栏目专题播放,传播和弘扬了空天文化。
所获荣誉
参观信息
所在位置
交通指南
以上参考资料
参观时间
《中国航空博物馆》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例行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
中国航空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实行实名制预约,错峰、限流参观,每日限额8000人(09:00-12:00时段、12:00-16:00时段各4000人);额满为止,不提供当日预约和现场预约。
观众须通过“中国航空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使用第二代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实名预约7日内的有效门票。
预约成功后,系统将推送预约订单信息,请妥善保存。观众须在预约时段入馆参观,提前或错过预约时段谢绝入馆。如无法按时入馆参观,可于参观当日16:00前在系统申请退票,逾期无法操作退票,系统将默认该账号爽约1次,累计3次爽约的账号90天内无法预约。
参观当日由中国航空博物馆南门观众入口入馆参观。须出示本人预约成功界面、预约时使用的有效证件原件,通过查验和安检后,方可入馆参观。
现役军人、军队文职人员、退役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消防救援人员、抗疫志愿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残疾人,设有免预约绿色通道。持本人有效证件,通过查验、登记和安检后,方可入馆参观,无需预约。
参观须知
参观人员在预约有效时间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入馆参观。
入馆后自觉接受安检,严禁携带打火机、宠物及违禁物品入馆。
要保持庄严肃穆的参观氛围,注意衣着整洁、得体;衣履不整者(包含衣着暴露、奇装异服、穿着拖鞋等)、酗酒者谢绝入馆。
儿童、高龄老人、孕妇、行动不便者须由成年人看护入馆。
文明参观,爱护文物、展品和公共设备设施,若因个人不文明行为发生意外危险,后果自负;如将文物、展品和公共设备设施损坏,须照价赔偿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馆区内请勿奔跑、追逐、打闹、攀爬、躺卧,且请勿吸烟、随意丢弃垃圾杂物,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允许拍照的展览,请勿使用闪光灯、自拍杆和脚架;设立不可拍照提示标识的区域,请勿拍照。
馆区内除轮椅、婴儿手推车和儿童脚踏手推车可进入外,不要携带其他轮制器械和玩具车等入馆。
在场馆内组织团队讲解、讲学、调研、拍摄等活动,请提前向馆方申请,依照规定获得允许后方可实施。
馆内实行免费开放制,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平台开展预约、讲解等任何内容及形式的服务,馆区外的所有经营活动与本馆无关。
如遇馆内重大或临时性活动,要服从馆内安排。
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注意事项
最佳参观时间:由于展馆很大一部分区域为露天展区,建议出行前提前查询天气情况,选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日子参观,准备好阳伞、雨伞、帽子、防晒霜、湿巾等防晒或防雨物品,以免影响参观。
馆内参观路线推荐
全程游览路线:伟人座机展区—馆标展区和洞库展厅—英雄碑—英雄广场和利剑雕塑—轰炸机及特种飞机展区—综合展厅—歼敌机展区—大型飞机展区—地面装备展区—直升机展区。
重要景点游览路线:伟人座机展区—馆标展区和洞库展厅—英雄碑—英雄广场和利剑雕塑—综合展厅。
参考资料
Chinese Aviation Museum 中国航空博物馆.https://www.thebeijinger.com/directory/chinese-aviation-museum.2024-01-23
中国航空博物馆.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1-23
中国航空博物馆.https://www.zghkbwg.mil.cn/#/article/310?title=%E9%A6%86%E5%86%85%E5%92%A8%E8%AF%A2.2024-01-22
中国航空博物馆首页.中国航空博物馆.2024-01-05
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2024-01-23
中国航空博物馆—精品文物.中国航空博物馆.2023-12-31
北京红色教育基地-中国航空博物馆.干部培训教育网.2024-01-23
展品收集.中国知网.2024-01-22
中国知网.中国知网.2024-01-22
歼十战机等空军新型武器将亮相国庆阅兵式(图).央视网.2024-01-05
中国知网.中国知网.2024-01-22
中国知网.中国知网.2024-01-22
F-86.中国知网.2024-01-23
“光明使者”落户航空博物馆.中国知网.2024-01-22
探访核弹载机.中国知网.2024-01-23
中国知网.中国知网.2024-01-22
中国知网.中国知网.2024-01-22
我空军歼-7M等六型珍贵文物飞机入藏航博(图).新浪网.2024-01-22
北京:“长征二号F火箭”残骸入藏中华航天博物馆.新浪财经.2024-01-05
航博将办“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展览”,延安红云记者专访捐赠文物前辈.学习强国延安红云平台.2024-01-22
【天魂】中国航空博物馆馆藏航空珍品一览.中国军网.2024-01-18
中国知网.中国知网.2024-01-22
初教-5.中国军网.2024-01-18
初教-6.中国军网.2024-01-18
歼-6.中国军网.2024-01-18
【天魂】中国航空博物馆馆藏航空珍品一览-C46.中国军网.2024-01-18
DC-8.中国军网.2024-01-18
别-6.中国军网.2024-01-18
403 Forbidden.中国军网.2024-01-22
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2024-01-22
中国知网.中国知网.2024-01-22
旅游局批准中国航空博物馆等33家景区为4A级景区.中国政府网.2024-01-05
文物局授予中国航空博物馆为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中国政府网.2024-01-05
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2024-01-23
中国航空博物馆参观攻略.中国军网.2024-01-23
403 Forbidden.中国军网.2024-01-23